亚健康心理的十五种表现.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健康心理的十五种表现

亚健康心理的十五种表现 ? 心理亚健康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诸如人们承受一定刺激或压力时,使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稍微的偏离常轨,但又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由于刺激大小或压力强弱不同、个人心理素质或个性差异以及对所遇生活事件(刺激或压力)的主观评价的区别,其心理亚健康的轻重表现也各异。常见的心理亚健康表现如下:   1、抑郁心理   表现为情绪低落、内心苦闷,思维迟缓,言语活动减少,郁郁寡欢之状。抑郁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要经历的负性情绪体验,抑郁心理绝非是抑郁症,勿将两者等同起来。抑郁心理是一种短暂的不良心理反应,通过改变环境、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2、焦虑心理   是人在应激状态下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预期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表现为紧张、忧虑、害怕或恐惧,终日提心吊胆或惊恐不安之状。引起焦虑的因素可以是客观真实的事物,也可以是个人的主观想象。焦虑是人处于任何具有威胁性情景中的自然保护反应,是人的正常适应机能。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调动人的潜能,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前进的动力。   3、强迫心理   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表现为过于拘谨,想问题、做事情,虽认为没有必要也容易反复多次,常伴有紧张焦虑或恐惧不安等其他不良情绪。其素常性格多刻板固执、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但做事有序、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强迫现象,一般无妨,只有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困扰时才有干预意义。   4、恐惧心理   是指个体面临某种危险,企图摆脱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恐惧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原始情绪之一,受个体自我保存动力的驱使,恐惧的本能性防御机制即是逃避行为。当逃避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则会加重恐惧感,应适时进行心理调整。   5、偏执心理   多是根据某种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形成不利于自己的信念或负面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不会轻易动摇,不容易接受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有意歪曲事实,或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或采取相应的行动。如看到别人谈话就认为是指向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是影射自己,批评别人是指桑骂槐等,以致多虑、心情不快。   6、敌对心理   敌对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可以起因于某种错误的认知。表现为对周围或家人的不信任,易于发生冲突,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可以出现违拗、易激惹,甚至攻击行为。   7、疑病心理   表现为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过于关注,哪怕是偶然的微小不适,也容易造成焦虑、紧张的情绪或认为是患了大病,以致反复求医、过度检查和治疗。为此,常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加重这种不良的心理。   8、孤独心理   也是一种负性情感体验,其形成既与本身的孤僻性格有关,也受所处境遇影响,如到异地他乡求学、谋生,独居、空巢老人等;也有缘于自傲、看不起他人而产生的孤独。感到自己和他人之间产生心理距离或空间距离,常常不甘孤独,而又无力摆脱,内心十分矛盾、苦恼。   9、自卑心理   是由于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反应。表现为自责、内疚,悲观失望等,影响自身的发展和社会交往。常常由于工作受挫、疾病、生理缺陷或其他自身条件不如别人所诱起。   10、轻生心理   是指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得不到帮助,感到苦闷、无助、绝望,甚至出现企图放弃生命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是一种极其消极和危险的情绪反应,也有的人其轻生心理的产生带有某种偶然性和盲目性,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1、嫉妒心理   是指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企图贬低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心理反应。可以毒现为不满、愤恨、攻击或伤害,对己对人均可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可酿出违法犯罪的事件。   12、犹豫心理   是指遇事瞻前顾后,前思后虑,拿不定主意,难下决断的心理状态。这种矛盾状态,时间长久会使人倍感焦虑。其产生常常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凡事追求完美,遇事则犹豫不决,难于取舍。   13、失落心理   是觉得自己不再被别人需要,或失去原有的生活意义或价值的心理感受。如离退休、子女成家分离等,不能重新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均可促使失落心理的发生。   14、被排斥或被歧视心理   是感到自己被排斥在某个社会圈子之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不被社会所接纳的心理状态。如身有残疾、患特殊疾病(艾滋病、乙肝等)、不能被录用工作等,都可诱发这种不良心理的产生。   15、心理疲劳   常常是在急慢性应激因素作用下,频于应对,身心过度透支,倍感身心疲惫的状态。生活中常听到一些人说“活的太累了”,这句话感慨万千,其中就隐含着心理疲劳的意味。如工作压力大、课业负担重、长久家庭不睦、子女教育困难、长期照顾重病亲人等,均可造成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特别是心理上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