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小跟班”创业撑起餐饮一片天.docVIP

哥哥的“小跟班”创业撑起餐饮一片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哥哥的“小跟班”创业撑起餐饮一片天

哥哥的“小跟班”创业撑起餐饮一片天   做任何事,吃苦耐劳很重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和失败之间,往往就差一口气,往往这个时候屏住了,也就成功了。   成功之后,产生暂时性的骄傲是很正常的,但要能够战胜这种骄傲,懂得居安思危。   创业需要一个好的氛围,要找到好的人、好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很有好处。   在作出“创业”这个决定的时候,有的人是出于对成功的渴望,或者对财富的追求;有的人是随着在某个领域的积累日渐深厚而水到渠成;还有的人是破釜沉舟,因为除了“自己当老板”之外已经别无选择。   但对闸北区青联常委、上海麦盛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光华来说,他从未作出决定——“创业”,而是命运替他作出的这个决定。   17岁那年的一次家庭会议上,三个哥哥商议好一起从务工转到自己经商。当懵懂的米光华跟着哥哥们开始学做生意的那一刻,他全然不知,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向了新的一页。   本版撰文记者 吴华 本报记者 马骏 摄   家中老幺“出师”   独当一面进军餐饮   1995年5月18日,在上海最闹猛的商业中心——徐家汇,一家建筑装饰材料店开张了。老板是个19岁的小伙子,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看上去不像个生意人,倒像个大学生。这个未及弱冠的年轻老板就是米光华。   米氏企业四兄弟是支援内地建设老一辈上海人的后裔。1993年,四弟米光华最后一个回到上海,开始跟随哥哥经营装饰材料生意。   在跟着哥哥做了两年之后,徐家汇的这家店铺正式交由四弟独立经营,标志着米光华这个米家最小的弟弟“出师”了,开始了自己独当一面的经营生涯。   如果说当年进入商场打拼,是米光华年少时的懵懂决定;那么随后改投餐饮行业,则完全是一个偶然。   1999年,米光华独立经营的店面租约到期,房东收回了房子,改做饭店。作为自己“长大成人”的一个见证,米光华对这家店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久之后,当他看到这家饭店经营不善,房东准备将店盘掉的消息之后,和几个哥哥商量决定:把这家店盘下来!   于是,1999年12月,米家兄弟买下这家饭店,米光华自己设计了饭店的布局图纸,正式进军餐饮业。   盘下“资深淡铺”   打理成“人气旺铺”   从装饰材料到餐饮饭店,隔行如隔山。但跨过这座山,就是另外一片天地。   刚开始,“不懂行”的米光华没少吃苦头,用他的话来说:“一个领班也能糊弄你”。好在这家店不大,只有两三百个平方米的面积。米光华一边做,一边熟悉这个行业,一边摸索管理经验。   到2002年,米家兄弟决定开出连锁的“麦盛莉酒楼”时,米光华已经对餐饮这个行业“入门”了。从人员管理、厨房管理到了解周边客户的消费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位,从而制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等,米光华和哥哥做了大量功课,也形成了清晰的发展策略。 在全市城郊接合部考察了一大圈之后,他们最终选定了位于闸北区阳曲路的一处门店。这个一千多平米的门面楼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在米光华接手之前,已经挂过四块招牌,换了五个老板,都因为生意冷清而关张大吉了。   但米光华硬是把这个顽固不化的“资深淡铺”打理成了一块人气大热的风水宝地。   为了吸引周边的回头客,米光华打营销牌,接连推出消费积分、消费抽奖、水果自助吧、甜点咖啡免费等活动。“麦盛莉”,很快就成了这条美食街上人气最火的饭店之一。   受挫“吃萝卜干”   跨越人生第一道坎   2006年,对米光华来说非常重要。这一年,他30岁了。   从年少时便跟着哥哥们征战商场,在兄长的庇护和帮助下,米光华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他当然明白并感激兄长的好意,但在内心深处,长大的少年已不再满足于躲在树荫下,而是希望自己也能为家族撑起一片天。   于是,在30岁时,米光华第一次不顾兄长们的一致反对而坚持自己的意见:投资临港新城店。   这个决策后来被证明为一个巨大的失误。由于种种原因,临港新城店发展滞缓,这次投资给麦盛莉带来了人力、财力、精力等方面的重大损失,甚至影响到了麦盛莉在全市的扩张步伐。   几个哥哥没有责怪米光华。在他们看来,成长的过程中总归要吃点“萝卜干”,只不过这个“萝卜干”稍微大了点。但这个“萝卜干”和兄长们的包容也让米光华飞快地成熟起来。他考虑问题更加理性与深入,他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提出新的创意。他在北大餐饮管理总裁研修班学习两年半,还是美国美联大学的在读博士。   “不剩饭”能拿奖   创意经营青出于蓝   摔了跟头的米光华没有因此变得畏首畏尾。除了决策时会更加全面考虑之外,他的创意仍然层出不穷。   米光华借鉴北京上课时学的“节俭有奖”案例,鼓励顾客合理点菜,吃完所点饭菜的顾客可以获得饭店提供的礼品。   2009年暑期,麦盛莉又推出“左邻右舍、回馈社会”活动,暑假50天内15岁以下学生凭学生证免费领取4菜1汤的套餐,为当地的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就餐排忧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