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历史地理专题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历史地理专题研究

科目:唐代歷史地理專題研究 學分數:3 開課年級:博、碩士班合開 上課時間:每週二13:30-16:30 授課老師:廖幼華 課程要求 每次上課前必須閱讀完所有指定論文及參考書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辯論 期末報告必須按照標準論文寫作格式,字數不得少於一萬字 教學目標 介紹歷史地理學理論及其應用之方法 引導學生瞭解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過程及目前狀況 剖析本學門具代表性著作及其貢獻 教學大綱 1.網路中的文史資源歷史地理的概念及研究的新趨勢 謝元魯,<長江流域交通與經濟格局的歷史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一輯,27-44 辛德勇,<漢唐期間長安附近的水路交通>《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一輯,33-44。 張偉然,<歷史時期湖北文化格局與交通形勢變遷的關係>《歷史地理》十三期,頁68-73。 何海燕,<韓愈左遷潮州刺史及返經路線考間論唐代嶺南與內陸的交通>, 《歷史地理》十四輯,101-111。 廖幼華,<唐宋時代鬼門關及瘴江水路>《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47-589。 歷史政治地理 譚其驤,<浙江省歷代行政區域>《長水集、上》,頁398-416。 胡阿祥,<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設置及其地理分布(上、下)>,《歷史地理》 八、九期,頁88-100、210-227。 曹爾琴,<隋唐時期行政區劃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二輯171-190。 嚴耕望,<景雲十三道與開元十六道>《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頁193-200。 史念海,<論唐代貞觀十道和開元十五道》《唐代歷史地理研究》頁27-62。 余蔚、任海平,<北宋川陝四路的政治特殊性分析>《歷史地理》十七輯,頁153-166。 曹爾琴,宋<代行政區劃的設置與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三輯,頁71-88。 歷史民族地理 周偉洲,<唐代關中民族的分布與融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三輯,117-136。 郭聲波,<黨項發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歷史地理》十一期,頁209-223。 王義康,<六胡州的變遷與六胡州的種族>《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四輯,149-156 龍中、蘇建靈,<唐朝時期安南都護府北部地界的變遷>《歷史地理》十期,204-208頁。 譚其驤,<唐北陲二都護府建置沿革與治所遷移>《長水集》,頁263-277。 郭聲波,<唐宋雅州邊外羈縻州部族探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四 歷史水利工程 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狀況>《長水集》,頁1-32 鈕海燕,<唐代水利發展的因素及影響>《歷史地理》十期,頁65-75 周魁一、陳茂山,<西漢與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較研究>《歷史地理》十一期,頁18-29。 楊果,<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長江堤防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二輯,99-114。 廖幼華,<三至九世紀鄴城鄰近渠道歷史地理研究>《國歷中正大學學報》六卷一期,頁211-233。 廖幼華,<秦唐間銀川平原灌溉工程>《西北地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小城鎮發展》,頁83-98。 廖幼華,<史書所記唐代關中平原諸堰>《漢唐長安與關中平原》,頁149-178。 廖幼華,<唐代廣西相思埭之探討>《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44-761。 歷史自然地理 滿志敏,<用歷史文獻物候資料研究氣候冷暖變化的幾個基本原理>《歷史地理》第12輯,頁22-31。 龔高法等,<歷史時期我國氣候帶的變遷及生物分佈界限的推移>《歷史地理》第5輯,頁1-110。 滿志敏,<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徵研究>《歷史地理》第8輯,頁1-15。 許倬雲,<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的初步考察>收入《蔣慰堂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頁235-256。 藍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1輯,頁4-15。 汪榮祖,<氣候變化與明清代興>收入《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頁333-336。 歷史農業地理 王毓瑚,<我國歷史上農業地理的一些特點和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三輯,1-22。 陳國生,<關於中國歷史農業地理學發展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四輯,113-122。 上官鴻南,<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研究中的人地關係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二輯,1-12。 龔勝生,<漢唐時期南陽地區農業地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二輯,89-110。 華林甫,<唐代糧食作物分佈與自然環境制約>《歷史地理》十二期,頁166-174。 韓茂莉,<北宋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的地域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一輯,59-88。 韓茂莉,宋代嶺南地區農業地理初探,《歷史地理》十一期,頁30-40。亦收入所著《宋代農業地理》內。 韓茂莉,<唐宋牧馬業地理分佈論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