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行业基础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基本分析与价格趋势判断 价格是基本面演变的综合反映;基本面的演变不仅反映在价格的趋势上,同时也反映在价格结构(包括价格期限结构和各种比价关系)的变化上; 价格走势不仅取决于现在的基本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市场对于未来基本面演变的预期; 基本面的缓慢演变与价格的连续、大幅波动之间的辨证关系:价格是投资者对基本面现状及其未来预期不断评估基础上产生的,而投资者的判断往往会受到信息限制、知识结构、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从而出现价格与基本面演变之间的短暂背离; 基本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作出对价格影响的评估;然而,基本面的不确定必然存在,评估更多的是对概率的判断,没有绝对准确的预测。 铜行业基础知识 * 提纲 铜相关简介 供求关系——基本面的核心 产业链分析 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 铜期货合约相关知识 * 一、铜的属性及用途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4℃。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 铜主要性能的应用比例大致如下:   性能 导电性 耐蚀性 结构强度 装饰性 应用比例 64%? 23% 12%? 1% * 二、供求关系 产业链分析 影响供需的微观因素摸底 供应 矿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冶炼环节的发展状况 需求 终端消费 加工材行业 基本金属的消费 库存变化——供需格局的综合反映 加工费/中间产品价格的高低反映了两者的相对关系 * 铜的产业链 从产业链的角度,铜工业包括采矿、选矿、粗铜冶炼、精铜冶炼、铜加工材生产整个产业链,铜材主要应用于终端行业的消费,也可以将终端消费领域归纳为铜产业链。 全球铜精矿的生产格局 目前全球每年的铜精矿产量的最大产区在南美,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铜国,铜精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 此外,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独联体国家、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印尼和中国都是生产铜精矿的主要国家。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南美依然是未来铜矿增长的主要地区。 在冶炼产量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一,其次是智利、日本和美国,年产量均在百万吨以上。 * 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止2008年底,查明资源储量7709.56万吨,其中资源量4818.52万吨,基础储量2891.04万吨。 * 中国铜精矿的供应 年份 储量 基础储量 资源量 查明资源量 2005 1628.59 2856.44 3891.03 6747.47 2006 1754.26 3069.88 3977.89 7047.77 2007 1504.1 2932.11 4224.79 7156.9 2008 1457.29 2891.04 4818.52 7709.56 2005-2008年我国铜资源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吨铜) 我国铜精矿自给率持续下降 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只占精炼铜产量的23.4%,较2003年的31%明显下降。近几年来我国再生精炼铜产量增长较快,由2005年74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125万吨,再生精炼铜产量已占国内精炼铜产量的30%。 冶炼和加工的过快发展使得我国铜工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我国矿山出矿能力58.7万吨、国内废铜回升56万吨,冶炼能力214万吨,加工能力377万吨,结构比例分别为1:1.8:3.2。预计到2010年,结构比例将变为1:3:5.5。矿山能力与下游冶炼、加工比例呈扩大趋势。我国铜工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 * 铜矿生产中断对价格的影响 中断原因:罢工、事故、能源和人力资源成本 影响程度:关键看精铜的生产瓶颈是在精矿冶炼和精铜冶炼。 TC/RC的变化反映铜矿的充裕程度 远东市场现货铜精矿综合加工费(美分/磅) 精铜的生产 铜矿-铜精矿-阳极铜(粗铜)-阴极铜(精铜) 铜矿-精铜 废杂铜-精铜 湿法冶炼:产量增长并不明显; 火法冶炼 铜精矿供应紧张,加工费(TC/RC,处理费和精炼费)处于低位 * 电解铜的冶炼环节 铜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火法与湿法两种。 火法冶炼,其产量占铜生产总量的80%~90%,主要用以处理硫化矿。它主要是将矿石经过浮选等程序后生成铜含量30%的精铜矿。然后将精铜矿进行高温加工,即冶炼过程,这也是火法冶炼名称的由来,冶炼的产物是阳极铜,铜含量在98.5-99.5%,然后通过电解生成精铜,含量达到99.99%。现今仍以火法为主。 湿法炼铜占铜生产量的10%~15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