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调控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并非是无解之结-中经网客户服务中心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中经要报
国家信息中心 第33期(总第314期) 2004年8月30日
要 目 导 航
本期推荐 2
宏观调控要适度保护地方积极性 2
国际财经 7
新油井缺乏 国际油价继续高企 7
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处于脆弱状态 8
韩国对中、美、欧盟出口的依赖度超过50% 9
美国经济染上“中国综合症” 9
海外媒体看中国 10
美国之音:中国农业贸易首次赤字 10
美国之音:油价飙升影响中国能源外交政策 12
IMF: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过热风险犹存 14
远东经济评论:价格干预仍是中国抑制通胀的法宝 15
国内财经 16
我国适度投资率的区间为37%至39% 16
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何反弹? 17
前7个月房价涨幅为8年来最大 18
中央与地方暗中“博弈” 减免税背后分权调查 19
警惕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另一种“绑架” 20
宏观调控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并非是无解之“结” 20
观点精粹 21
冯飞:制造业增值率低令经济增长受资源限制 21
高培勇:当前是启动税改最佳时机 22
李佐军:如果中部不能崛起 西部难开发东部难发展 22
许小年:政府应退出投资银行业 23
本期推荐
宏观调控要适度保护地方积极性
赵 晓
宏观调控以来,地方政府成为众矢之的。许多人倾向于认为,是地方政府造成了本轮经济过热。
如果经济过热真的是地方政府所致,那么很显然,当前的过热就不是普通的经济过热,而应称之为“行政过热”。要对付“行政过热”,提高利率之类的经典宏观调控办法自然难于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就要使用“行政措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宏观调控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要看对地方调控得如何。这样一来,宏观调控顿然变得箭拨弩张起来,大有置中央与地方政府于宏观调控中对立地位的危险。
地方政府导致经济过热?
尽管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其实缺乏理论和经验的证据。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地方政府并不能制造总需求,更没有权力印钞票,甚至不能搞地方债发行财政赤字,因此根本不可能制造出“经济过热”以及经济周期来(宋国青,2004)。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否证经济过热主要是由地方所导致,也可以否证经济周期能由地方政府造成的说法。从经验上讲,中国这一轮经济过热,就像“双层巴士从山上往下冲”,来势凶猛,背后却不是一部发动机在发力,而是多部发动机同时在起作用,可谓“原因复杂”。这其中,既有增长动力本身的原因(“世界工厂”主导下的工业化、加速型城市化以及住房、汽车等新兴消费品),也有前几年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调整的原因(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低估的汇率以及低利率),还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制度能量释放的原因(WTO驱动的外资进入和后民营经济进入新的投资领域),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紧缩时期酝酿出台的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期姗姗来迟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经济动力本身的作用,以及固定汇率下低利率因素所导致的宏观政策效应。
因此,将本轮宏观经济过热的原因,简单地归于地方政府和银行,并没有确切证据,也不利于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地来解决“热源”问题。
客观评价地方政府的作用
在经济升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非常强劲,对经济的上行肯定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要客观、冷静与历史地进行评价。
一是大多数地方政府的投资更多的是响应前一轮经济下滑时期中央政府发展经济号召的结果。这与会议之后,明确宣布宏观调控信号后的“违规作业”是完全不同的行为。中央不能以今天的“政策”和“法令”去责备昨天的行为。
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在当前的利率环境和经济上行期可以说有其合理性,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为“不负责任的行为”恰恰是不负责任的。有些人认为地方政府投资完全不讲求效益,有钱就投,多高的债都敢借,对这一夸夸其谈的说法,一个诘难就是:如果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真的是这样,中国前几年怎么还会有通货紧缩,为什么央行“跑到大街上撒票子”都撒不出去?再一个诘难就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倍、真实利率回到1996年的水平,地方政府还会有眼下的投资冲动吗?显然,中国之所以投资过热,不是因为“非理性”,恰恰是因为理性所致。投资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当前的中国社会的各类投资主体,无论是国企也罢、外企和民企也好,无一例外地都在高速增长,并且利润回报越高的行业投资越多,这就是明显的“顺周期性”,并且是理性行为。
地方投资冲动,固然有荒唐的一面,但没有荒唐到不分春夏秋冬的地步。而要将投资降下来,也就不是单单捆住地方的双手就行了那么简单。
有人说,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使用和投资是非理性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它涉及到土地的产权制度问题,也涉及到拍卖方式和物业税等问题。但一个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型车辆事故救援培训.pptx
- 六年级家长会方案最新.pdf VIP
- 久保田D722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202210).pdf VIP
-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第三版)卢卓群-第四章.pptx VIP
- 《水浒传》导读封面+第一周任务卡.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运维》 课件 第31-32讲-点焊机器人.ppt
- 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党史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PPT课件.ppt VIP
- Find_My_Network_Accessory_Specification__Developer_Preview_R3-高清版操作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