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7·课标全国,29)近代中国婚姻习俗的变化 2.(2015·课标全国,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 3.(2014·课标全国,28)维新思想与近代中国的服饰变革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2014·课标全国,30)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贫穷落后的旧中国 (1)社会状况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经济落后,贫富悬殊。 ②社会生活条件差,卫生医疗设备落后,传染病流行。 ③平均寿命短。 ④丑恶的社会现实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扭曲了人们的思想。 (2)近代生活的变化 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了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 ②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男人剪辫子,女人禁止缠足,服饰、礼仪等发生变化。 (3)特点:社会生活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 2.新中国人民的衣食住 (1)背景 (2)表现 3.新社会的新习俗 (1)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教育的普及。 (2)表现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1952年底,自由、自主婚姻已占绝大多数,民主和睦的家庭和模范夫妇不断出现。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考点二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 1.表现 (1)铁路 (2)公路 (3)水运 (4)航空 2.作用 (1)促进了商品的运输和交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2)开阔人们眼界,改变人们观念。 (二)通信工具的进步 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到2002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意义 (1)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空前方便、快捷。 (2)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考点三 大众 1.报刊业的发展 (1)出现: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报刊,第一份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丛报》、《北华捷报》。 (2)发展 ①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中国人办的报刊,最著名的是上海的《申报》。 ②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重视发挥报刊舆论工具的 a.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主张。 b.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报》,宣传三民主义纲领。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科学与民主,介绍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向导》、《红旗》、《新华日报》等,宣传民主革命主张,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迅速发展 ①原因:新中国成立。 ②代表性报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 ③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人民生活。 (4)繁荣 ①原因:改革开放。 ②特点 2.广播影视业的兴盛 (1)广播 (2)电影 ①开始的标志:1905年,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②发展成熟 a.时间:20世纪20年代逐步成熟。 b.表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出现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优秀影片,如《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③飞速发展 a.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b.特点:工农兵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大量搬上银屏。 c.主要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林则徐》、《祝福》、《大闹天宫》、《李双双》等。 ④辉煌:改革开放后,出现弘扬主旋律的《西安事变》、《大决战》、《抉择》等作品。 (3)电视 3.互联网的崛起 (1)兴起 (2)特点:集报刊、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迅速实现。 (3)影响:互联网的崛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报刊的作用 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巧学妙用] 【构图解史】 社会生活的变化 【漫画解史】 西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图片证史】 轮船招商局旧址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运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图解历史】 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 【构图解史】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图示解史】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思维导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漫画解史】 网络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也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