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4法制史(春秋战国).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法制史(春秋战国)

*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 一、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二、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井田制的破坏 郡县制的建立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礼制的衰落 (一)郑、晋、楚各国的立法 (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 这一时期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 1、郑国 “铸造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2.晋国 第一次是晋文公称霸时期,“蒐于被庐之地,作执秩以为六官之法” 蒐,春猎之意,当时凡重大政事,皆行蒐礼;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第四次是“宣示下民”的刑书予以公布。“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3、楚国 第一次是楚文王时“作仆区法”。第二次是楚庄王时作茆门法。 一、各国的变法 二、立法指导思想 三、李悝的《法经》 四、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 立法: 魏文侯时李悝制定《法经》 楚怀王曾令屈原作“宪令”。 秦孝公时,商鞅“改法为律”。 韩国任用申不害,制“刑符”。 变法: 首先是魏国,其次是楚国,第三,秦国 (一)“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二)“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三)“行刑,重其轻者” (一)法经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经》是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产物。 (二)法经的主要内容与阶级本质 “是时承用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疑为“囚”之误)》、《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踰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然皆罪名之制也。商君受之以相秦。” (三)《法经》的历史意义   《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以法破礼,表现和保护了新的社会关系。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