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刑事制裁的合理性.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制裁的合理性

刑事制裁的合理性 2009424045 09法学一班 董丹丹 内容摘要:刑事制裁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预防犯罪、惩治犯罪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刑事制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刑罚政策进行合理化调整并遵循一定的刑事政策。 关键词:刑事制裁、刑罚、合理性、宽严相济、刑罚制度 刑事制裁又称为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实施的法律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刑事制裁。刑罚是审判机关对违反刑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 一、刑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不足 刑罚的存在是必要的, 其在抵制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有时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刑罚的威慑力量也是有限的。刑罚只是社会对付犯罪的手段之一, 并非唯一手段, 而且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是能被刑罚威慑住的, 因而不可将维持社会秩序的任务完全指望刑罚去完成。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原则,也是法治社会的核心精神所在。因此,在当前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中,应始终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以尊重人格尊严、展示人性为立足点。一、我国刑罚体系的“人本主义”审视及刑罚效益性分析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着眼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由与正当权益。1997年刑法典修订时,毅然废除了类推制度、重法有溯及力等一系列不利于人权保障的规定,并在《刑法》第3条中明确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标志着我国刑法由“国家本位”立法向“个人本位”立法的转型,表明我国刑法由单一偏重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向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与保障个人利益并重的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但纵观我国的刑罚制度,仍然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一)死刑条款较多。虽然我国《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及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实际上,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多达68种,其中非暴力犯罪为44种,占到全部死刑犯罪的64.7%,这体现出我国死刑过重的刑罚结构。所谓死刑过重,是指我国在刑法上规定的死刑罪名过多,在司法上适用死刑过滥,从而使我国刑法成为一部重刑法典。(二)自由刑(监禁刑)刑期配置不合理。自由刑也称监禁刑,包括死缓(因为死缓一般不杀)、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拘役。我国监禁刑的特点是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所适用的监禁时间太短,而对于一般犯罪的惩罚时间又太长。短期自由刑虽短得不足以使受刑人改好,却长得足以使受刑人变坏。 二、我国的刑事制裁需进行合理化调整 (一)减少死刑的适用 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废除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之道。鉴于目前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严重犯罪愈演愈烈,民众报应情感强烈的社会背景,完全废除死刑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治理人类尽量不要用极端的方法,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谨慎为之。当前,我们应该继续贯彻我国“保留死刑、坚持少杀,严禁错杀”的基本刑事政策。如今,我国在废除死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10年8月23日,酝酿多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八)草案》被提交给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与1997年刑法典颁布后的历次刑法修正不同,《草案》首次废止了若干罪名的死刑,这标志着理论界呼吁已久的限制甚至废除死刑的主张正式获得了立法机关的认可,并进入立法操作层面。《草案》建议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拟取消的死刑罪名: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罪、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同时对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死刑的废除,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二)调整监禁刑刑期 在我国目前的刑罚体系中,监禁刑处于主导地位,不仅立法上适用面最宽,实践中适用率也最高。在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前提下,为使刑罚结构合理,合理调整监禁刑的刑期。具体地说,应对那些对社会危险最大的犯罪的监禁提高刑期,而对某些短期自由刑以社区矫正的方式取代。 1.过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现在由于贯彻少杀政策不杀以后,改判死缓或者无期徒刑,为改变生刑过轻的倾向,应当加重死缓和无期徒刑的惩治力度,被判处死缓的,原则上关押终身;个别减刑或者假释的,最低应关押三十年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多数应关押终身;少数减刑或者假释的,最低应关押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五年,数罪并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