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复习讲义:第九章 写作——厚积薄发善于表达+专题五+Word版含答案.docxVIP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复习讲义:第九章 写作——厚积薄发善于表达+专题五+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五 精准用例[专题引语] 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考场作文,考生写议论文的最多,而写议论文,用例最多,几乎离开事例就无法写作。可是,一样用例,为什么有的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以“例子堆砌”,而有的却被赞之“用例精当”?看来,使用事例,大有讲究,不可习焉不察。那么,使用事例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性呢?本专题将为你解答这一问题。(2016·全国Ⅰ)题目见专题一“精审真题”部分。满分佳作陟罚臧否可异同漫画中左边的小朋友考了九十八分而遭到的批评,与右边小朋友考了六十一分而受到的表扬,形成了鲜明对比,看似不公,实则体现了标准因人而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标准。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生而为人,你不必曳尾,无需高飞,尽管脚踏实地行走。万物不同,标准有异。将廉颇与蔺相如并列举出,恰好证明标准因人而异。而且,两人均来自课本,倍感亲切。将李煜与李世民两位李姓君王对比举出,特别好。廉颇出谋划策略逊一筹,难道就不是良将?蔺相如领兵杀敌稍差一点,难道就不是贤臣?不,不是的。标准因人而异,廉颇率军能破敌军,“拔石城”;蔺相如出谋可完璧归赵,将相和。两人是赵王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标准因人而异正是公平。李煜,倘若与开辟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等明君对比,他不是一个明主,而是一个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亡国之主。可难道他对中国历史一点积极影响都没有吗?非也,非也!他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依旧是中国文坛闪烁的名句。由此观之,公平并非绝对的始终如一,而是让标准因人而异。举书法家王羲之例。标准因人而异绝非有失公平,若国家遇大事需要捐款,一个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拿出几十万。倘若你以此为标准要求每一位工薪族、农民工,怕是强人所难。标准不同,正是为追求公平,而不是有失公平。再举大诗人李白例。一代书圣王羲之,其书法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他的《兰亭集序》让人赞不绝口,但你若以公正规范的楷书来要求他,他怕是不及颜真卿等人啊!又举当今艺人汪峰例。一代诗仙李白,吟得“弄扁舟”的豪放之语,但你若让他创作清丽委婉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他怕是要让人大失所望了。将莫言、屠呦呦两位诺奖获得者对举。如今摇滚唱将汪峰,唱得了《飞得更高》《勇敢的心》等摇滚名作,但你若让他唱许嵩的《山水之间》,怕是要遭人吐槽。总结,又概列大自然之事物为类比。正如你无法让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难写《红高粱》,但诺奖对他们的肯定是不能否定的,标准因人而不同。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每朵花、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的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没有谁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得到很好,那么标准也要视情况而改,因人而异。亮点点评 此文用例,堪称艺术,主要特色是:(1)选例典型。有古有今,有艺术家有政治家有帝王。(2)排列清晰。由古及今,顺序清晰。(3)两两对举,搭配合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尤其是两位李姓君王,两位诺奖获得者,搭配堪称“绝对”。(4)假设反问,极有力量。另外,语言清新流畅,富有灵韵也是其一大亮点。“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等,灵韵毕具。文章题目“陟罚臧否可异同”观点鲜明,冲击力强。高考作文要求我们能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并准确运用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证法是最常见的论证方法,它要求以事实为论据,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事实是证明观点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恰当地运用例证法,可以使我们的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一、精心选例,选“真”选“对”1.例子要真实。例证的力量,是建筑在真实的基石之上的。无论是历史事例还是现实事例,乃至数字举例,都必须真实、可靠。论据的真实准确是议论文的生命,如果论据不真实、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观点的成立。一般说来,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论据。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2.例子要能证明论点。例子是论据的一种,是为论点服务的,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叫“观点与材料相统一”,这也是论述类文体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所选例子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联系,必须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一句话,要对“点”选例。3.例子要典型。所谓典型,就是所选事例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它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能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有这样的事例才能以一当十,令人信服。如韩愈在《师说》中要证明“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只举了一例,就是孔子向他人拜师学习的事例。孔子为“万世师表”,连这样的伟人、大学问家尚且都要拜师学艺,遑论其他人呢?这个事例就叫典型,能以一当十。4.例子要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事例间会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会使论证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