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草药的资料
板蓝根[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产地分布] 于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药材特征] 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主要化学成分] 含无色油状液体1-硫氰酸-2-羟基-3-丁烯(1-thiocyano-2-hydroxy-3-butene),(+)5-乙烯噁唑烷-2-硫酮[(+)5-Vinyloxyazolidine-2-thione]、腺甙(Adenosine)、棕榈酸、β-谷甾醇、蔗糖、靛蓝、靛玉红及精氨酸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降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川贝母[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t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产地分布]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省。梭砂贝母主产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药材特征] 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主要化学成分] 川贝商品较复杂,从商品川贝中分出贝母丙素(Fritimine)。甘肃贝母含岷贝碱(Minpeimine)及岷贝分碱(Minpeiminine)、青贝碱(Chinpeimine)。芦贝中含芦贝碱(Fritiminine)。[功效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3~9g;研末冲服一次1~2g。
苍术[来源] 菊科 (Compositae)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产地分布] 茅苍术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北苍术主产华北及西北地区。[药材特征] 毛苍术: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主要化学成分] 茅苍术:根茎含挥发油5~9%。油中主要成分为茅术醇(Hinesol)、β-桉油醇及(β-Eudesmol)、苍术素(Atractylodin)、微量苍术酮(Atractylon)。 北苍术:根苍中含挥发油3~5%。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素、茅术醇、β-桉油醇及微量苍术酮。[功效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3~9g。
柴胡[来源] 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Buple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rnm scorzonerifolium Wild.的干燥根。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干燥。[产地分布] 北柴胡:主产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 南柴胡:主产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药材特征] 北柴胡: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主要化学成分] 柴胡(北柴胡):根含 a-菠菜甾醇 (a-Spinasterol) 、春福寿草醇(Adonitol)、柴胡皂甙(Saikosaponin a 、b)、柴胡皂甙 d (Saikosaponin d)、柴胡皂甙c (Saikosaponin c)。并含挥发油。 狭叶柴胡(南柴胡):根亦含柴胡皂甙。[功效主治] 疏散风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疟疾。3~9g。
大青叶[来源] 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叶片,除去杂质,晒干。[产地分布] 主产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均系栽培。[药材特征] 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主要化学成分] 叶含菘蓝甙(Isatan)约1%。并含芥甙(Glucobrassicin)、新芥甙(N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