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国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这样一个国家

第一幕:追随“理想”的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内容 (五)评价 (1)积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 ①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②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二幕:面对现实的实践 ——新经济政策 材料:1921年3月,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思考:材料中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二、新经济政策 第三幕:回归理想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 一、背景 1.1922年底,苏联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二、表现 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 2、农业:农业集体化 3、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 三:评价 “苏联是生虫的红苹果。” ——《从苏联归来》安德烈·纪德 材料二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是扶木犁的穷国,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是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 *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课标要求: 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 经验教训。 思考:结合课本内容,找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背景 (1)内忧外患 (2)1918年,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二)目的 直接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主要目的: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余粮收集制 农业 普遍义务劳动制 实行实物配给制 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商业 企业实行国有化 工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特点:“战时” “共产主义” 思考:根据内容找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马克思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实行军事化措施 D 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①所有制: ②管理手段: 单一的公有制 行政手段;否定市场机制 勇敢的调整 列宁实践:新经济政策 农业:固定粮食税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按劳分配;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管理手段:利用市场机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 普遍义务劳动制 “新”在哪里?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进两步“的含义: 缓和俄国经济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背景: 3、内容: 4、评价: (1)现实意义:恢复经济(经济) 巩固政权(政治) (2)理论意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 农业、工业、商业、分配 然而,正当苏联人民满怀激情向社会主义迈进之时,历史的脚步来到了1924年1月21日,这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裹着鹅毛般的大雪在莫斯科市大街小巷漫天飞舞,苏联人民陷入无尽的悲哀之中,他们所崇敬的伟大领袖——列宁,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而耗尽了他最后一丝精力,与世长辞,带着几许遗憾留下了一份未尽的社会主义事业,苏维埃政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继续这段未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