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子之歌10
创作背景 字词解释 字词解释 序(译文) 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 闻一多 编写:张宸已 导语: 在前一篇课文《新闻两篇》中,我们接触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一篇新闻,这让我们想起了香港曾经的殖民地岁月。由于当时中国的落后,香港和其他6个地方先后被割让给了外国列强,这“七子”饱经风霜,历经磨难,却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著名诗人闻一多就曾为他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来表达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七子之歌》,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吧! 作者介绍: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22年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那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1925年5月,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其中的一部。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他怒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七块土地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七子之歌》发表的时节,正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期。因此,一问世立刻就引起了强烈共鸣。诗人自己未曾预见的是,《七子之歌·澳门》在70多年后的今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被谱成歌曲,作为1999年12月20日迎接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歌广为传唱。 走进屈辱史 1: 1553年葡萄牙强占澳门 2: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 3: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 4:1898年英国强占威海卫 5:1898年法国强占广州湾 6:1898年英国强占九龙 7:1898年沙俄强占旅顺、大连;后“让给”日本 文言文赏析 《七子之歌》(序)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邶(bèi):古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南。 自怨自艾(yì):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多指自悔自恨。 艾:惩 治。 冀(jì)以:希望。 凯风:见《诗经·邶风》。卫国有个妇人,生了七个儿子,因家境贫困,想要 改嫁。她的儿子们唱出这首歌以自责。 以:用来。 愍(mǐn):同“悯”。 之:七子。 尼布楚条约:1689年,沙俄与清朝政府订立的边界条约。 迄(qì):到。 旅大:旅顺、大连。 之:结构助词,放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臆(yì):臆测,推测。 盖:大概。 因:因此。 亡(wú):同“无”,没有。 哀忱:悲伤之情。 亦:也。 云尔:用于句末,以为“如此而已”。 既:已经。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真诚所到达的地方,金子和石头也能开裂。 诚如斯:果真如此。诚:的确,确实。如:像。斯:这样。 其:表示推测,大概、恐怕。 序(译文)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邶国一个有七个儿子的母亲不能安心(想要改嫁) 。 七子自怨自艾,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 先后丧失之土地, 受虐于异类, 臆其悲哀之情, 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 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 七个孩子悔恨自己的母亲, 有一位诗人写了《凯风》对他们表达怜悯之情。 我国从《尼布楚条约》到旅顺大连被租让, 先后丧失了大片土地, 失养于祖国, (这些土地的人民)失去了祖国的养育, 受到了异族的虐待, 胸中的悲哀之情, 远远胜过吟唱《凯风》的七个儿子。 因此选择其中与中华民族关系最密切的七块土地, 冀以回其母心。 希望能挽回母亲的心。 以抒其孤苦亡告, 眷怀祖国之哀忱, 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 积日既久, 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语交际·电话交谈》原创课件.ppt
- 《商品流通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doc
- 《围城》中的三层“围城”.doc
-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与英国宗教.ppt
- 《大学数学概率论及试验统计》第四章_课后答案(余家林主编).pdf
- 《大学英语》book1 译文.doc
- 《大学语文》简案.doc
- 《天天向上》汪涵等五大主持“走”上报纸拜年.doc
- 《女兵墓》第三课时.ppt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pdf
- 讲义-2310考前冲刺④.docx
- 【世设课件2】《儒道至圣》(玄幻) (1).docx
- 【考前60分-主观题带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pdf
- 内蒙古 DBJ03-56-2014 通气排水组合塑料管道应用.docx
- 皖2016J403 栏杆 栏板图集.docx
- 渝12J03 HSP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道系统.docx
- midi击中musikhndler截至961files collection工程shops.pdf
- 03D705-1 电热采暖、伴热设备安装.docx
- 基于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的脑瘫患儿早期运动表现特点分析.pdf
- 数字化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其收敛性研究——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