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2012复习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2012复习用

知识重温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 )( ) 二是字字落实,以( )为主,以( )为辅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信、达、雅 信——忠实原文内容及句子含义,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简明、优美,富有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一方法。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福建高考试题)?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范氏 富, 盍 已 乎 献子 执 而 纺 于 庭 之 槐 欲 而 得 之, 又 何请 焉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有什么命题规律? (1) 范氏富,盍已乎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 评分细则的? 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2)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给文段命三道翻译题,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共8分)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 对照命题者的设题与赋分 ?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3分)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 ??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参考答案 ①?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巩固练习一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巩固练习二 (北京高考试题)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参考答案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文言文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粗通大意。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察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四)四种主要方法 (1)留:古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