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胶囊问题

毒胶囊问题探究 2607100207 谈识 继“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之后,又冒出这个可恨的“毒胶囊”来。为什么中国大地的食品问题频频出现问题,毒胶囊又是什么呢?在其背后又有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呢?对于近期发生的毒胶囊事件,我既痛恨有些本国商人的无良知、唯利是图、置本国人民性命于不顾的无耻行径;也想系统了解一下毒胶囊事故的起因与后果、看看真实的情况到底怎样。 4月15日,央视曝出国内9家药企的13种产品采用了铬超标的空心胶囊,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如下图所示。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涉事药企网站被黑客攻击。而在这些药企中,除了丹东市通远药业和通化颐生药业宣布召回被曝光批次的药品外,其余企业截至目前均无动作。而吉林修正药业和吉林省辉南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否认其药品存在质量问题。 尽管修正药业拒绝承认其药品存在安全问题,但其官网从15日晚起即被黑客攻破,期间短暂恢复正常后,又于4月16日再次被黑。截至发稿时,其网站变为全黑色,上有“胶囊,请选择修正药业!良心药,放心药!!中国人就知道坑自己!中国老百姓集体路过!”字样。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按照企业全覆盖、品种全覆盖、产品批次随机抽样的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18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抽验了166批明胶,检出1批产品铬超标;对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抽验了941批药用胶囊,检出15家企业74批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 15家铬超标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分布在,浙江9家、河南2家、四川2家、重庆2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责成相关省局对违法企业立案调查并责令监督企业立即召回铬超标药用明胶和胶囊,在监控下销毁,坚决防止再次流入市场;按照法定程序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上述企业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强调,对铬超标药用明胶和胶囊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员,必须依法从重从快查处。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产品铬超标,坚决吊销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列入黑名单,不得再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一经查实,立即移送公安机关侦办,追究刑事责任。 在上述事件发生后,我想弄清毒胶囊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市场,为什么到现在才被发现,以后该怎么办。结合所查资料与个人见解,我试图寻找着答案。 毒胶囊是怎么做成的? 制鞋后的皮革下脚料被生产明胶的工厂收购来加工成所谓的“蓝皮胶”,即用生石灰处理工业皮革废料,再熬成明胶,用化学原料给明胶去污,这出来的便是工业明胶,按理说应用于工业生产。然而工业明胶经过加工制成药用胶囊,胶囊生产商把药用胶囊卖给药企,在制成我们所吃的胶囊药。(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从原料来源看,新鲜动物的皮和骨骼都是明胶的原料,对食品级的、药品级的,规定皮和骨骼都应该是健康的、新鲜的,而且必须是通过检疫的;从标准来说,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铬的检验。工业用的明胶不规定铬检验这一项,而食品和药品用的明胶都规定了铬的检验,而且限度都是一样的,都是2ppm,方法也基本上一致)。 下面我们可以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衡水市阜城县的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是一家获得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具备年产上千吨明胶的生产规模。在厂里的空地上,各种各样的碎皮子像垃圾一样堆成“小山”,散发着刺鼻的臭味,这种碎皮子正是“蓝矾皮”,业内俗称“蓝皮”。它们其实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来的下脚料,价格便宜,每吨只要几百元。而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原本又脏又臭的工业皮革废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变得又白又嫩,跟新鲜动物皮原料没什么两样。在熬胶车间,清洗后的皮子被放入直径三四米的熬胶锅里熬成胶液。熬出来的透明胶液,再经过浓缩、凝胶、干燥、粉碎等工序,就摇身一变,成了淡黄色的“蓝皮胶”。胶囊作为药品辅料,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必须卫生。而在这里的情况是:人员未经消毒,便可随意出入生产车间。负责挑拣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触胶囊。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损胶囊被扫起来,连同切割下来的胶囊废料一起回收使用。而且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鞣制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使用“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 毒胶囊毒在哪?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加工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而重金属铬有两种形式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参与人体代谢,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长期摄入会引发累积性中毒。六价铬的毒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