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选修自然灾害及环境保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选修自然灾害及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与防治 危害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 ?(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防治措施 【答案】 ⑴ 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⑵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环境保护 PM2.5的危害 *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A 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原因。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答案 (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地高原地区。 (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米3/秒,相应水 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 应水位为35.94米。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变式练习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 答案 (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 (2)做好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建防护林;退田还湖,保护湖泊湿地;疏通河道等。 演练提升 1.答案: (2)农业大面积减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林地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该地旱灾的危害可从旱灾对农业、工业及生活、森林、动植物等方面分析。 危害类 例1 3. 答案: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3.答案: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措施类 演练提升 例2 灾情分析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 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 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4.(2012·漳州市质检)下图为“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 持续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知我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有加长的趋势。 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破坏所致。对下游洪涝灾 害的防治其工程措施主要有加固堤防、建分洪区工程等。 答案:(1)特点:严重洪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 波动增长趋势。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荒,水 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 高风险区生活,使灾情加重。 (2)加固堤防,修建分泄、蓄洪区,耕地还湖,裁弯取直等。 预测押题训练 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材料二 清华大学监测的PM2.5 的垂直变化图。 (1)根据材料二,简述PM2.5垂直分布的规律。 (2)城市防治灰霾天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