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飞天”重庆小伙.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痴迷“飞天”重庆小伙

痴迷“飞天”的重庆小伙   “江津有人造飞机!而且已经飞起来了!”近日,在江津的大街小巷,人们传递着这一消息。   在离江津城一江之隔的德感坝,我们见到了主人公――德感电信局31岁的职工彭聪。   德感电信大楼下的一处门面,就是彭聪造飞机的“梦工场”:50平方米左右的车间里,四个棚梯将一架长约5米、宽10米的飞机牢牢地“架住”,地上、桌上摆着数十种加工工具,卡尺、榔头、电钻、钳子……一应俱全。车间里最先进的工具当数他花3000元买的二手钻铣床,主要用来加工市面上买不到的零件。   “我喜欢飞机!在我心中,没有什么比造飞机更重要的!从小我就想,总有一天,我一定能‘飞天’!”彭聪一席话,道出了支撑他克服困难造飞机的缘由。      ■ 孩提梦      和妈妈一起去重庆科普中心看飞机,这是儿时最让彭聪开心的事。装备先进的飞机模型让小彭聪着迷,久伫不去,妈妈拉都拉不走。“他得到5分钱零花钱,都要攒起来,买回飞机模型自己拼装!”知儿莫如母,妈妈王开殊一阵感叹。   王开殊有意考验儿子的动手能力,给他买了一套组装式飞机模型。没想到,一大堆零件经过彭聪的小手一“捣鼓”,三下五除二就“造”出一架飞机。   “妈妈!我长大了要造架真飞机,我要飞上蓝天!”“好孩子,妈妈相信你!”王开殊一句糊弄孩子的鼓励话,在幼小的彭聪心灵深处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但凡有关飞机的图画和书籍,彭聪总要自己翻来覆去地“研究”,还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以至于后来,妈妈都不知道怎样回答他了。      ■ 磨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彭聪意识到,造飞机并没有童年时想的那么简单。   可心若在,梦就在!   彭聪开始不断积累造飞机需要的知识和经验,他要用行动一步步向梦想靠近。   十七八岁时,他从技校一毕业就扎进了飞机梦里,从2003年开始,他花了5年多时间学习造飞机的有关知识、购买材料,飞机的零件要在网上订购,一些买不着的零件他就自己加工。   几年里,彭聪学会了玻璃钢切割、安装和机床、木工、缝纫等技术。他还悄悄租了个门面,买来材料,每到晚上,他就独自走进车间,把卷帘门牢牢关上,工作到深夜。夏天,屋里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他还是坚持“闭门造车”。   造飞机的材料特殊,技术专业,普通人连一颗螺丝钉都难求。   “面对困难,我自有妙招!”彭聪说。   原来,他在网上“地毯式”搜索相关专家和爱好者的联系方法,近的上门请教,远的就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彭聪戏称自己这些年“无孔不入”。通过电话、网络,彭聪认识了数十位国内的航空航天专家和100多位航空航天爱好者,其中就有我国“轻型飞机之父”――北京航空学院高级工程师、轻型飞机研究设计室主任胡继忠教授。   “这些良师益友对我的帮助很大。”彭聪说。他在起落架的材料选择和重心设置上就曾多次请教胡继忠教授,在教授的帮助下,才解决了困扰彭聪两年多的难题。   飞机需要一种一次加工成型的弯状铝管,为此,他请教了业内的许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还专门到做弯管的加工厂取经,时常是一大早去,晚上10点才回家。碰到难以买到的配件,彭聪就托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同时在网上发帖寻找。造飞机需要大量铝管和铝皮,而彭聪的订购数量极小,所有厂家都不愿意为他生产。为了买到这些铝材,他几乎找过所有在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熟人。而西南铝如果用流水线生产这点材料,几乎没有利润,所以他一次次碰壁。在西南铝办公楼前的花园里,他徘徊很久后,闯进经理办公室。他告诉经理,假如不能帮他,自己的梦想就会在萌芽状态被无情扼杀。他10次登门西南铝,最终感动了经理,经理直接给销售部门打电话,亲自领他去签下销售合同,为彭聪开炉生产。   制作飞机在水上的起降装置――浮筒,过程很痛苦,加工中会产生许多极细的玻璃纤维,这些东西无孔不入,扎到肉里看不见,挑不出来。他为此不得不全副武装:浴帽、眼镜、口罩、手套,加上一套全封闭的服装。就是在这样全方位的防护下,环氧树脂和乙二胺的挥发气体还是具有巨大杀伤力,他仍然无法避免下班后全身发痒,皮肤一块一块地发红……   为找到蓝本,彭聪还吃了不少苦头。2004年底,他从网上得到消息,乌鲁木齐市有一架超轻型飞机要出售。彭聪喜出望外,准备干粮、筹措经费,上路了。路程遥远,路途辛苦,为了省钱,他只好买硬座火车票,啃饼干、吃方便面,来回共花了9天时间。   2万元买下的这台超轻型飞机经拆卸托运回家后,彭聪兴奋了几天几夜。他在10天时间里,将飞机拆了装、装了拆,“折腾”了两三个来回。   为了实现梦想,彭聪在脑子里“造”飞机时就开始自学航空学、数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造飞机的专业知识,设计飞机所画的图纸足有一尺高,记录实践心得、记载数据的笔记本就有三四本,“我学习过的光电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