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背后伤口城中村生活实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繁华背后伤口城中村生活实录

繁华背后的伤口城中村生活实录   从去年1月25日到今年2月5日,笔者一次又一次逡巡在广州城中村的幽暗巷道。“禁止黄赌毒”的标语、出售迷药的广告随处可见。在繁华背后的城中村,你可能想象不到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杀人者悔恨的眼泪,月入过万的乞丐,内心迷茫的村民……但他们不是城市的毒瘤,而是难以自愈的伤口。      犯罪者说:“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      也许犯罪者并不能从城中村整个大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正如不能从公民中分离出一个犯罪阶层。原本是人人平等的,但究竟是谁,让担负众生的天平失衡?当他们的手伸向黑暗的那一刻起,便失去了原来的身份而被打上另一个印记,一个特殊的群体就诞生了。   1月25日当我第一次走进员村,中午的阳光温暖明亮,然而不久前,一场血案就发生在派出所值班室的隔壁。这让我觉得村里熙攘的人群和即将过年的喜庆气氛有点虚幻。你不知道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那些故事,更多的隐藏于阳光的背后。正如易平(化名),如果不是杀人后主动向《南方周末》诉说并自首,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如何走上这条路?也许大家只会注意“菜刀狂砍31刀致人于死”的血腥场面。   16岁初中毕业后为帮补贫穷的家庭而来到广州打工的易平,落脚城中村石东。由于文凭太低,谋不到固定工作,为了省钱,在饥饿时喝凉水:在40摄氏度高温下一次扛两包水泥上8楼挣5元钱。而当他终于发现即使如此拼命也并不能过上稍微像样的生活时,他开始寻找“发家”的捷径――“不偷不抢不犯罪,我难道不能撞撞赌运?”他当然早已熟悉城中村的赌场与规则。这里不知有多少个充满闯世界幻想的年轻人终如易平一样,在一瞬间转变了念头,将自己的人生抵押给罪恶。易平在此后的数年中一次次离开赌桌,又一次次无法自控而重新沦落。然而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坚持读每期的《南方周末》,并且喜欢看凤凰卫视的时事节目,但这最后的精神晚餐并不能把他拯救出来,在数次讨债未果却遭到毒打之后,他找来三位老乡要给欠账人一个教训。他已叮嘱过不许买匕首,“当三把菜刀拿回来时,我挨个检查了,认为那些家伙砍不死人”。可31刀后,???血在20平方米的屋子里飞溅”……自首时最后经过出租屋旁,他哭着说:“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注:关于易平一案的详细报道,请参看《南方周末》2005年11月24日《杀人嫌犯的人生自白》)   而此时,徘徊在案发现场和那些出租屋旁,已不能发现当时的一丝痕迹,也许那间被血染过的房子,早已洗抹干净,住进了另一位闯进都市的“创业者”。当地居民对这些事情早已司空见惯,狭窄的巷道中所有的人都把表情调成闲散和冷漠,忽然会有硕大的老鼠在迷宫般的城中村窜来窜去。断掉的电线从空中耷拉下来,问一户主,他说,这里的电线经常被偷,―个月要剪十几次,剪了抽出铜丝卖钱。为什么不报警?户主显然对我的无知很吃惊,“报警?没有杀人你打破电话警察都不会管的!”我这才看到沿路的墙壁上不时贴有派出所报警电话的小纸牌,和那些办证、治疗性病、出租、按摩洗头的小广告混在一起。   但这些小小广告牌中最显眼的,无疑是写有“迷药,电话★★★★★★★★”的广告。利用迷药作案的事例屡有曝光,但我不知,迷药在这里,竟这么容易获得,打个电话,送货上门,货到付钱,就这么简单。有一位朋友曾深受其害,路边他接受了陌生人问路请求,陌生人很感激地递来一支烟并开始攀谈,但一支烟过后这位朋友已不知身在何方,醒来时身上财物被洗劫一空,连外套都被剥走了。当然是那支烟里的迷药,让作案过程如此简洁。   一位城中村原住民看我对墙上的这种广告感兴趣,误以为我是执法人员,拉我走进他的家中,从层层缠裹的塑料袋中掏出一叠此类“迷药广告”,“你顺着这些电话打过去吧,一定能抓住他们,这些都是犯罪证据!打架杀人,鸡婆满天飞,这里实在住不下去了!”“那边有一帮带着老婆打工的,专门让自己的老婆做这种生意,自己突然闯入诈骗钱财。还有专门砍手的、飞车的,清洁工不是曾在垃圾箱里清出一只人手来吗?”老伯忽然做了一个往自己脖子方向抓夺的动作,“拽了别人的金项链就往这里边跑,巷子七拐八弯的,一会就不见人了!”70岁的老伯很激动,他厌恶这里的环境,盼望赶快拆迁。他每天义务清理这种害人广告,见了就撕,但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能制止遍街遍村的“牛皮癣”。   “赶紧拆吧,赶紧拆吧!怎么拆都行!”我已走远,听见老伯还在喃喃自语。拆迁不会如此容易,它牵扯太多人的利益和生存。而最关心拆迁的,当然是这里的村民。      贫富悬殊的村民      当我问及一位正在生火做饭的阿姨对何种改造满意时,她扔下手中的火钳,警惕地问:“又要拆迁吗?”之所以有一个“又”字,是因为过去几年里,拆迁的通知来了多次,从来没有一种政府满意村民也满意的方案制定出来。   陈阿姨说自己命不好,几十年都是霉运:80年代刚刚兴起农转非,她进入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