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筹城乡构建和谐重庆重点和难点
统筹城乡构建和谐重庆的重点和难点
车出韩国首都汉城,来到京畿道的加平郡,从宽阔的6车道向左转,驶过乡间柏油公路,就到了金带里的喜鹊沟。这里是典型的韩国农村,两山夹一沟,山坡上共有20多户农家,山坡下是一块块稻田。58岁的朴老汉就住在这里。
朴老汉住在一座两层别墅式的房子里,房前有一小块花园,花园里栽着迎春花、牡丹花等,花园旁是一个停车场。农舍第一层有一间宽敞的大厅,大厅内铺着实木地板,二楼一间是卧室,另一间里摆着电脑。朴老汉说,过去,这里是韩国最穷的乡村之一,农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油灯,每年都闹“春饥”,生活相当困苦。而今,朴老汉说,他家目前的生活水平在村里只能算一般。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社会不断动荡,民愤一触即发。为解决城乡失衡问题,1970年,韩国政府从每年给每个村发300包水泥开始,发起了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的“新村运动”,以此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收入的95.5%,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
让我们把目光再投向中国的义乌――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浙江省义乌市回过头来冷静总结时发现,原本存在的城乡差距并没有因市场化、工业化而缩小。相反,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差却越来越大:工业快速向现代产业方向发展,而农业依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效率低下;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而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义乌市从2002年开始着手实施旨在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大五化”、“小五化”战略。“大五化”是义乌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5项目标,即: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小五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5项具体任务,即以旧村改造为中心,实现农村社区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
“大五化”、“小五化”让义乌农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雨天走在上溪镇西坞村的道路上,脚上不沾泥,因为村里的道路都已硬化,并且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口。村庄里看不到垃圾,70多岁的吴琅钗老大爷说:“现在地上干净了,村里又给每户人家发了垃圾筒,谁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了。”大陈镇二村是一个富裕村,农民人均收入有1万元,村集体经济高达2500万元。在新村建设中,道路及供电、供水、通讯、排污设施由村里统一建设。村民建房则根据规划,凭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全村有100套别墅、52套公寓房。除了4000余平方米的金桂园广场外,到处是“袖珍绿地”,整个新村成了绿色世界。2004年,义乌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15亿元,在浙江省22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第一位;农村居民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3%。城乡协调发展,为义乌在浙江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韩国的“新村运动”,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国家样板;而浙江义乌市的“大五化”和“小五化”,则是一个地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标本。这些样板和标本,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重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城乡落差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差别,很容易导致农民心理失衡,这是当前社会情绪不稳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也是社会最大的不和谐因素。韩国和义乌市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城乡均衡发展,并在寻求城乡统筹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进而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
经过直辖8年的建设与发展,重庆整体上已初步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有3个理由:一是从经济实力上看,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0亿元,二、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达到84%以上,一产业只占16%(国际经济发展表明,一产业占25%以下就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体经济实力。二是从工业化进程看,重庆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较好的技术装备和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从而有效推动我市传统农业的改造。三是从城镇化进程看,世界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150美元,城镇化必然加速推进,进入以城带乡的阶段。
但是,在这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的新阶段,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特殊直辖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在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去年,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