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萨文比死一场悲剧休止符
萨文比死一场悲剧的休止符
元月22日下午3时,若纳斯?萨文比在安哥拉莫希科省卢武区卢库塞镇的一场遭遇战中倒在乱枪之下。
作为一名曾长期跟踪报道安哥拉战乱的中国新闻记者,不知为何,闻之此事我的心境竟是乱麻般唏嘘慨叹,随之便是些许释然:一场悲剧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这不仅仅是萨文比本人的悲剧,不仅仅是安哥拉的国家和其人民的悲剧,还是整个非洲大陆的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悲剧: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竟能够如此长时间、常常是无可奈何地容忍着这场极为荒诞的悲剧占据着国际舞台。
在安哥拉发生的内战是整个非洲大陆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而这一切都与萨文比的名字联在一起。萨文比的一生几乎就是安哥拉半个世纪历史的生动缩影。这段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段:在前十多年中,萨文比和他的战友们在丛林中为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而战斗;在后???更长的二十余年中,萨文比和他的战友们也在丛林中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战斗。为什么呢?恕我直言,多半是为了他个人的权位。
曾与老一辈领导人齐名
1934年8月3日,萨文比出生于安哥拉交通大动脉本格拉铁路边的一个小村里,父亲是一名火车站站长和新教牧师。萨文比不仅继承了父亲雄辩的口才,也对有关铁路的知识了如指掌――不幸的是,熟练运用这一知识的萨文比在日后的内战中不断将安哥拉这一交通大动脉置于瘫痪状态。萨文比是一名出色的学生。1958年,他赴殖民地宗主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学医,但很快积极投身于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地下斗争。1960年,萨文比转往瑞士洛桑学习政治学,1965年,获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大陆奔涌着民族独立的浪潮,浪潮中涌现着各路英豪。在安哥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萨文比与内图、罗伯托等老一辈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齐名。早在1961年,萨文比就在罗伯托创建的安哥拉革命流亡政府中任外交部长。然而,由于对罗伯托一些做法不满,一怒之下辞去外交部长,跳槽到了以内图为最高领导人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但当内图没有在影子内阁中为他安排职位后,萨文比又拂袖而去。此后,萨文比曾来过中国。1966年3月,萨文比创建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并自任主席,同时在安哥拉丛林中开展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左翼政党推翻了长达40余年的独裁统治后,包括安哥拉在内的葡萄牙殖民地的命运有了转机。1975年1月15日,安人运、安解阵和安盟与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并于当年1月31日同葡当局共同组成过渡政府。然而,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即将化解之际,兄弟阋墙的火并随之激化,过渡政府因此解体。一阵拳打脚踢之后,得到苏联支持的安人运逐渐得手,并于1975年11月11日宣布安哥拉独立。1976年,安人运政府击溃安解阵部队,又用武力将安盟逐出了罗安达,萨文比再次回到丛林之中。
将自己定位于坚定的“反共分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正是两霸在全球拼命争夺的冷战时期。一度也是左翼阵营一员的萨文比此时将自己定位于坚定的“反共分子”,并因此赢得了美国的青睐,他所领导的反政府游击战争也因此成为美国全球反苏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冷战期间,安哥拉内战一度在国际社会中十分抢眼:安人运政府不仅得到苏联的大力支持,远在拉丁美洲的古巴还曾派兵参战;安盟不仅得到美国里根政府一次性1500万美元的资助,萨文比还在华盛顿白宫受到里根本人的接见。不仅如此,南非还曾派军赶赴安哥拉为安盟而战。乱哄哄,你方战罢我出场,当时的安哥拉俨然是冷战中一块永不休战的热土。
在这场“代理人战争”中,萨文比扮演着美国代理人的角色。然而,时间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末后,萨文比忽然发现自己遭到了冷遇:冷战的结束使得两霸间在全球的“代理人战争”全面降温;华盛顿的高官们明确告诉萨文比该谈判了;对内战早已厌恶的安哥拉人民又是那样渴望和平。1989年6月,安哥拉政府与安盟首次达成关于停火及民族和解的《巴多利特协议》,但协议形同虚设,未予实施。在葡萄牙、美国和苏联的推动下,安政府和安盟经过六轮谈判,最终于1991年5月31日在里斯本签署了《比塞斯和平协议》。1991年9月29日,萨文比回到了罗安达。这是他自安哥拉独立后首次返回首都。
此时在罗安达主政的总统名为多斯桑托斯,那是一位在萨文比眼中小他一辈的年轻人。重新走在罗安达大街之时,萨文比眼中睥睨着的仍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1992年9月29日和30日,安哥拉举行了自独立以来首次总统和议会大选。执政的安人运在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多数席位。多斯桑托斯得票率为49.57%,萨文比得票率为49.07%,根据安哥拉有关大选的法律,如在第一轮选举中没有获得半数以上选票,将就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决定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