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秦朝图书与档案分野及其“以法治国”行政取向
论秦朝图书与档案的分野及其“以法治国”的行政取向
[摘要]泰朝的官府藏书有两大宗:一是博士官出于“通古今”之需而以“诗书、百家语”为主体的图书;二是文法吏出于具体行政公干之需而掌有大量文书档案,斯为秦官府藏书的重点。相应地,秦朝官方文献整理也以文书档案为重点,与汉代以图书为重点的文献整理取向迥别。秦王朝的行政运作是建立在对官府藏书的收藏和利用上的,通过秦人对图书和档案的不同态度可以折射出博士官和文法吏政治地位的消长,并可考见秦王朝“以法治国”的行政本质。
[关键词]秦朝 官府藏书 博士官 文法吏 档案文书
[分类号]G259
秦朝以区区15年短祚而在中国历史上迅速归于沉寂,迄今关于秦朝官府藏书的研究也多语焉不详。事实上,秦朝奠定了我国二千余年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基础,谭嗣同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仁学》卷上)。而我国古代政制是建立在对官府藏书的收集和利用上的。从字源本意来看,作为政府的古代“官府”就是收藏文献、财物之所。《礼记?曲礼下》“在官言官,在府言府”,郑注:“官谓版图文书之处,府谓宝藏货贿之处也。”官从、府从广,皆义属房屋,为贮藏货物之所。《说文?府》:“文书藏也。”段注:“文书所藏之处曰府。”无论是郑玄以“官”为藏书之所,还是许慎、段玉裁以“府”为藏书之所,可以肯定,官藏文献是古代“官府”的重要特征。而文献总体上可分为图书和档案,从秦朝对图书与档案的不同态度上,可以窥测秦人以法治国的行政取向。
秦博士官司所掌以图书为主,以“论古今”为职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臣请史记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博士官所职”不在焚烧之列,成为秦火后官府藏书的一大宗。秦博士的职务是“通古今”,虽“秩卑”但“职尊”,在备咨询方面有很大发言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博士曾参与议定皇帝尊号以及议定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等,直接涉及到王朝政制。《诗》、《书》是古人引用最多的文献,出于“通古今”的需要而成为秦博士官收藏的重点。汉初,按儒家礼制议定汉朝各种制度的叔孙通就是“故秦博士”,入汉后仍“著儒服”,并以“文学征”。《史记?叔孙通列传》中,秦博士所谓“人臣无将,将即反,死罪无赦”,乃是转引《公羊传》“君亲无将,将则必诛”之语。显然,《诗》、《书》之外,作为儒家经书的《春秋》也是秦博士的职掌。虽然《书》本身就是先秦历史档案的汇编,《春秋》也可视为孔子在鲁国历史档案《鲁春秋》的基础上“作”成,但《书》经孔子按文献先后编定,先《虞夏书》然后《商书》、《周书》,各朝代又依帝王顺序排列篇什,使人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过程,超越了“档案”的范围而具有图书的性质;《鲁春秋》只是注记,但孔子《春秋》有组织、有义例,是“事后有意收集和另行编写的”,因而也是典型的图书。同样,《诗》也经历了由乐府档案到刻意编撰之图书的蜕变。此外,秦博士官还藏有“百家之言”,甚至包括神仙家和术数学文献。汉初的晁错、贾谊、公孙臣都是博士。晁错是法家;司马迁认为贾谊“明申、商”(《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有法家倾向;汉文帝时,公孙臣“陈终始五德传,言汉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更服色”(《汉书?张苍传》),有阴阳家背景。西汉刘歆所谓“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汉书?楚元王传》),正是秦朝遗制。后来,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在文景时期《诗》、《书》、《春秋》的基础上补充了《易》和《礼》博士。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第一次把《诗》、《书》等儒学和百家之言分开;相应地,博士的职掌亦由“通古今”转为“作经师”,这是后话。关于秦博士之掌有神仙家、术数学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曾提到“占梦博士”,而秦时的“方术士”也与博士千丝万缕沾着边,这批人有些后来成了“坑术士”时的牺牲品。而“百家之言”的重要特征是“人道见志”(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是典型的图书。
总之,秦朝博士所掌以诗书、百家语等图书为主,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通古今”的行政职责之需。此外,《史记?六国年表》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而史记独藏周室,故以灭。”从名称来看,“周室”当是秦打败周王室后的战利品,既包括藏书之所也包括所藏图书。这有点像英文library,既表示作为藏书之所的“图书馆”,也表示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周室”所藏文献主要是“史记”,即史官所记文献。《庄子?天道》记载,“孔子西,藏书于周室”,遇到了“周守藏室之史”老聃;《史通?杂述》曰:“《世本》著自周室。”而《世本》也是“史”书。秦始皇焚书时,“史记非秦纪皆烧之”,正是针对周室而言的。可见,周室中,《秦纪》之外、作为图书的“史记”也在焚烧之列。博士官所职的图书之所以幸免,顾颉刚先生认为:“除非把博士官取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