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漂”八怪:齐白石九亿成交,也得喊他们老师!丨画事.doc
“扬漂”八怪:齐白石九亿成交,也得喊他们老师!丨画事
画事君说
中国古代画坛,到了明清之际,特别喜欢成立一些小集体,不仅画要分派,北宗、南宗之下,还有不少派,比如吴门、浙派、以及后来的海派。小集体之外,还要成立一些小圈子,或者即使没有特别多交往,但也按一些共同特点,整理出一些共同的名称,其中四是一个最好的数字,比如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有些时候人太多,就七八九也用,比如画中九友,扬州八怪,江南七怪……啊不对,江南七怪是金庸武侠里的。
面对这样处女座、爱整理,爱分门别类、爱贴标签的中国古代书画史,我相信艺术史考生心里一定在暗暗骂娘。
比如,我现在出一道填空题,扬州八怪,是哪些人?
我敢保证没几个人能答对,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并不止八个人,但我刚看完的一本展览图录告诉我,扬州八怪总算起来,竟有十好几个!
这个展览就是南京德基美术馆的开年大展:“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昱德堂收藏的扬州八怪有300多张,光这次展览精选的100余件展出作品,价值就有10亿多。扬州八怪是昱德堂的重要收藏体系之一。经历各大拍场上披沙沥金,积数十年之功,昱德堂所得扬州八怪真迹不可计数,其中名迹孤品也不在少数。
但是十个亿还是一百个亿,并不是今天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扬州八怪和他们的艺术成就。昱德堂选择将这十个亿现金,收藏成为艺术品,并且选择了扬州八怪这个非常小的主题,打造出非常精彩、专业的收藏体系,这才是重点。
如果是为了看这些作品有多贵,那不如开一个展览,把十个亿现金摆起来让大家看,估计人流量还更大些。
扬州八怪,不是一个门派
扬州八怪,这个名字和八大山人一样奇怪。我经常在展厅听到一个问题: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同理,扬州八怪是哪八个怪?这种问题,内行人听起来都像笑话一样。
“扬州八怪”这个称呼,很像一个门派,“全真七子”、“江南七怪”什么的,这完全是误会,首先人家根本就不是一个八个人的组合,历史上被归为扬州八怪的,前后有十五人之多,而这次昱德堂精心整理,选出了其中14个人,可以算是网罗齐尽。
“八怪”一词本是扬州当地的俗语,本意是指各种各样的怪异,八就是多种的意思。
八的问题解决了,那怪呢?到底有多怪?如果怀着看怪物的期待去看扬州八怪,你会发现,这也没多怪啊?并没有在画册里出现一只哥斯拉啊!
事实上,被称为扬州八怪的很多人,非但不怪,反而画风异常的清新隽美。
比如扬州八怪中年纪最大的陈撰,他和我们待会要提到的汪士慎是亲密好友,两人的品质都异常清雅。看他的画,你绝对会被画面的素雅给美到,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恽南田的遗作。
陈撰《花卉图》册 局部
纸本设色十开 纵 19.5cm 横 13.5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其实,任何事情都要还原到历史背景中去看,扬州八怪,由清代扬州当地的职业画家组成,而清朝画坛正统地位的人是谁?是四王。
四王的画风,一笔一笔,一丝不苟,各种摹古,各种传统,这样的清初画坛,复古守旧,沉寂如潭水。跟他们一比,扬州八怪,是挺怪的。
清 王时敏《山水图轴》
纸本墨笔,纵117.5cm,横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扬州八怪也不是毫无来由地一味作怪,他们也有传统,这传统,就是徐青藤、陈白阳、还有四僧!
明 徐渭《墨葡萄图》
纸本水墨,纵116.4cm,横64.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与这些人仅仅写意、放肆的画风不一样的是,扬州八怪还有特别的趣味,一种很接地气的感觉,今天我们称之为市民审美。
这是为啥?因为他们是扬漂啊!
今天北漂、海漂的艺术家,住地下室,挤地铁,好不容易找个工作室,还动不动被拆迁,画出来画卖不掉,穷得叮当响,负能量爆棚。但其实当年“扬漂”,比北漂也好不到哪去。
当年的扬州,以盐商、漕运之利,一时成为富甲江南之地,有多少年轻人争相来到此地,只为能求个安身立命之处。
扬州八怪,就是这样一群来扬州卖画求生的职业画家。
谁买他们的画?当然是富庶的扬州盐商和市民。他们的审美,自然没有那么清高,扬州八怪的画,也因为这些原因,在审美上走上了“世俗”的道路。
但可贵的是,他们完成的作品,却一点也不俗。反而比起传统的中国画,有了很多“活趣”。
扬州八怪,到底怎么个怪法?
首先,很多人有非常固执的怪癖或者爱好。
比如,汪士慎好画梅,极嗜茶,“好梅而人清,嗜茶而诗苦。”
汪士慎《梅花图》册 局部
绢本水墨 七开纵 22.5cm 横 30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郑板桥好画竹,“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又好饮酒,“风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
金农则慕名而爱财,“幸向朱门问高价,何人一顾值千金。”
郑燮《竹石图》轴纸本水墨
纵 202cm 横 107cm
图片来源:德基美术馆
他们的书法也和传统长得完全不一样。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和金农的漆书,往往也被视为扬州八怪的一个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