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哈萨克牧民“宰冬”.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历哈萨克牧民“宰冬”

亲历哈萨克牧民“宰冬”-旅游管理 亲历哈萨克牧民“宰冬” “宰冬”,对于内地人来说,的确不知何意,听名都让人莫名其妙。其实,宰冬是一种民族习俗,在塞外边疆地区极为常见。每当寒冬来临,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族牧民,把牲畜从秋草场赶入冬窝子,开始漫长的冬季舍饲。人们在打发越冬的季节里,每家每户都会宰杀牲畜,不仅表示对一年丰收的庆贺,也为家人严冬御寒补充必要的能量,这种宰冬的民俗自从有游牧部落起,一直延袭到今天。 文·图/宋伯航 古老的风俗 中国最西部亚欧大陆桥腹地的新疆伊犁,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发源哈(萨克斯坦)国的国际河流伊犁河横贯全境,孕育了辽阔肥沃的草原。这里也曾是各国商旅往返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必经通道,中国的陶瓷、丝绸等经伊犁出西亚运往欧洲,带回马驼、茶叶等异国产品,实现华夏民族农业社会特产与向西欧洲各民族畜牧商品的有效互补,也融合出亚欧交汇地区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 以哈萨克为主体民族的伊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商贸、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同时杂居着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锡伯、蒙古、回等众多少数民族,他们世代过着宜农宜牧生活,加之地处寒冷地带,严冬日平均在零下40℃以下,养成了喜爱肉食抗寒习惯。牧民一日三餐,除喝奶茶吃烤馕,各种畜肉必不可缺,多以羊肉、马肉、牛肉为主,或煮、或烤、或炒、或焖、或蒸,主要五种不同吃法,最常见的是手抓肉、烤全羊、炒杂拌、焖筋蹄、熏马肉等。 寒冬时节,草原覆盖皑皑白雪,牧民们少了往常游牧劳作,走出户外到雪塬上滑雪橇或冰河上打雪仗,也会没日没夜聚在毡房里举行一场热闹的“麦西来甫”或“阿肯弹唱”会。精神享受之余,每家都会选择时日宰冬,挑出自家膘肥体壮的上等牲畜,由家中宰技颇娴熟的人主刀宰畜,若没有这样的人手,便从亲戚邻居中请。劳力少的家庭,基本不能独立完成宰活,需请邻里劳力来帮衬,也有的自发联合几户家庭,互相义务换忙宰冬。 宰冬从早晨喝完奶茶开始,主人家提前把被宰的大畜拉出圈外,拴在屋外空地的木桩上,引来四邻八舍男女老幼围观。世界很多动物能通人性,在此时展示得淋漓尽致:活畜似乎意识到被宰杀的处境,昂头腾蹄原地不停打转,或睁大眼睛仰天嘶叫,或目视人群求助,有的能解开绳索挣脱。善良的主人会拿一碗麦谷或一把干草做最后一次喂畜,知达性情的家畜怎么也不肯贪吃,目光依恋直视主人,内心五味陈杂的户主只好用双手轻抚畜颊或脖颈;也常出现人畜同时流泪的场面,毕竟牧民们养大牲畜很辛苦,有感情。 热闹的庆典 哈萨克牧民在宰杀牲畜前,主人要先请来阿訇做祈祷,在场所有人都跟着阿訇一起双目微闭,双手合拢虔诚放置胸前,阿訇口中念念有词,授胡达(“上天”) 之意,蒙主人委托,上苍赏畜为食,请家牲原谅,赐福人间,人畜兴旺,年年有余。然后主人用一块长布蒙上活畜双眼,几个壮劳力用粗绳绑紧牛、马、驼等肥畜四肢,并放倒在雪地上,宰杀者立刻向前,一刀即出瞬间毙命,很少出现二次放血,否则宰杀者就属技术不精湛的刀手,同时也是对牲畜生命的不敬重。 活畜宰杀后,宰杀者趁着畜体内温,刀尖在四肢与肚中间一线划开剥皮,待皮肉分离开始解剖,下刀各处游刃有余,麻利肢解部位的动作,让人想起古代的庖丁解牛。一只大畜约用个把小时,使骨肉井然分离,五脏清理有致,在场人为之叹服。一般家庭冬天会宰杀一头大畜或两只肥羊小畜,富裕人家可宰杀两至三头大牲畜,至于羔羊小畜自会多些。宰杀的全部畜肉概不外卖,全留作家人一冬食用。宰杀冬畜,意指牧民四季辛劳所获,是一年丰收的庆典,也是联系亲朋感情的一种直接方式,更是承载千百年来草原游牧民族传统过冬习俗。这种习俗不仅出现在中国塞外伊犁大草原上,而且远在中亚、西亚、欧洲其他国家游牧民族至今也会沿袭同一古老的宰冬习俗。 畜肉按分割部类堆放好,主人家开始忙着准备盛宴,款待亲朋和左邻右舍。哈萨克牧民有句民谚,宰冬这天,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只要来到家中都是客人,凸显出草原少数民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主妇们在院中架口大铁锅,燃起烈焰柴火,煮沸起新鲜畜肉,用大火煮约40分钟,不停地用铁勺打捞漂浮滚沫,至汤清白透见肉,放置一点食盐,不添加任何调味料,再改慢火炖十多分钟。独特而原始的烹制技术,既保证汤鲜肉香的原汁原味,又保持营养成分能全部释放。空气中飘散着浓烈撩人的香气,一锅具有民族风味的清炖畜肉即可成盛盘食用。 在主妇们忙着煮肉的这段时间,屋内四邻亲朋客人围坐大炕上,一边喝着奶茶,品尝着葡萄干、巴旦木、雪梨、油香等果品,一边谈笑风生,满屋其乐融融,共享主人家宰冬的喜庆。等主妇把大盘冬肉端上热炕,男主人持一把锋利小刀削肉,正坐上位最年长者的客人,主人会削上一小块畜脸肉,双手恭敬地递让长者品尝,以示德高望重的长者莅临家中,给主人家长面子,使全家蓬荜生辉;若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