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三中唐宋词导学案2.鹊踏枝教案.docVIP

山东临清三中唐宋词导学案2.鹊踏枝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临清三中唐宋词导学案2.鹊踏枝教案.doc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田方林 审稿人赵贵友齐保良 冯延巳《鹊踏枝》教案 一、预习检查 1、冯延巳的简单介绍,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冯延巳的理解。 2、冯延巳的词的艺术特点,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的说法,其实在唐代末期就已经有了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五代时著名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情感抒发的艺术手段及其营造的感情境界。 2、初步了解冯延巳其人以及他的词的特点。 三、学习重、难点 1、题解关键词 冯延巳:对人生世事的敏感,对生命乐与悲的,深层体验。 2、结合预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以及你对他的认识。初步了解冯延巳词的艺术境界和抒情技巧。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读本首词上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者为什么说“每到春来”?试着从季节和情感角度回答。 。 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提示:?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 下阕中的“河畔青芜”“堤上柳”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内容上,和上阕有什么联系? 。 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 (提示: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 (二)合作探究 你是如何理解《鹊踏枝》中“闲情”二字的内涵的?在这里,闲情二字是不是作者“无病呻吟”结合作者简介部分内容和写作背景回答。 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意境? 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闲愁的连续性的? (三)精讲点拨 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 “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学过的诗句,从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着手,谈论对这句诗的理解,可各抒己见,不必拘泥于老师的讲解。比如l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 五、反思总结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抒发的具体真切,作者在写作时都喜欢使用很多的艺术手法,本首词也不例外。认真阅读本首词,看看本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以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当堂检测 读冯延巳《鹊踏枝》其一,思考问题 《鹊踏枝》其一 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903-960),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据夏承筹《冯正中年谱》记载:“冯延巳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工书喜词,而且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可谓多才多艺”。南唐先主李璟很欣赏他的才华,封为秘书郎,让他陪伴太子李煜。喜欢词的李璟也对他也很器重,即位后,自中书侍郎拜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中大家,与晚唐温庭筠、韦庄,鼎足而三。他首开南唐词派,开始了从花间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