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领导智慧通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领导智慧通论

老子领导智慧通论 吴### 电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认为,一个人只有“终不自为大”,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人。 老子认为, “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自 身具有至公无私的特性和德相。“大道泛 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 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 欲。”“不辞”、“不有”、“不为主”即是指 “道”具有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 得所需但却无私无欲的德相。“万物作焉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 居。”天地间的万物都不辞劳瘁地造作, 但从不把造作的成果据为己有。 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 其需要有这种合乎道体的德相。他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 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认 为,天下的侯王将相们,即所谓以“一身 系天下安危”者,只有做到了以爱己之心 来珍惜呵护天下的人民,用全部爱心去 对待人类,才能寄以“系天下安危于一 身”的重任。他以此来告诫为官者要以贵 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人,以爱身的态度 去治理天下。 一是随时随地存有救世济人的责任 感。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 需要有合乎道体的德相。二是尽全力为 众人服务而毫不推辞。老子提出: “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地驮 载万物,生养万物,无私奉献。我们人类 要效法大地的榜样,为他人贡献而心甘 情愿,竭尽全力而不求回报,而为官者更 应具有天地无私奉献的德行。三是宠辱 不惊,功成身退。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 由于得失名利之心太重,缺乏“无私”、 “无我”之胸襟,一旦受到宠爱或者屈辱,“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少私寡欲”,在中国伦理的诸多德目之中, “廉” 是一项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早在春秋 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把“廉”奉为国家 的“四维”, “维”即结物的大绳, “四维”即 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宋苏辙以为: “唯 廉可以服殊俗”,称道“廉洁奉公”能够使 异族风俗顺服认同。可见“以廉为本”的 廉政思想在为官之道中尊为首要之义。 而老子智慧中 “少私寡欲”的思想能从心 性和品性两方面使为官者恬淡节情,自 我超越对感官之欲和功利之欲的过分追 求,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爱。 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 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不但无益于贵生, 反而弄得行伤德坏,身败名裂。老子指 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可见,二千多年前的老子 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过多的欲望一 方面造成人的心性紊乱,损害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又使人失去敦朴品性,激发人 任意妄为,恶念丛生。而老子深邃凝重的 智慧中为为官者调治过分的感官之欲和 功利之欲亦开出了灵验之方。 1.“身重于物”的价值取向是“少私 寡欲”的原动力为官者要治理好国家,就 不能崇尚功利主义。 2.“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是“少私 寡欲”的控制阀老子一再劝诫人们: “祸 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知 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辱”。 老子思想中丰富的生活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文化对策、解决生活危机的新的智慧的源泉。人生在世,首先必须面对的便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在老子的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们承受着沉重的社会压力,一生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在这种紧张的社会关系中,思想家们很早就在反思,试图寻找消除这种紧张关系的有效途径,老子就是中国最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