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病毒感染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1、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直接损伤 对呼吸道上皮的损伤 对消化道上皮的损伤 2、无组织器官损伤时所致的病理变化 3、易致细胞继发感染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第二节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1、持续性感染的类型 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性感染 迟发性临床症状的急性感染 第三节 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1、损伤所致的表现 2、病毒病的免疫病理学 病毒侵入动物后是否引起发病,取决于病毒的致病力和宿主的抵抗力,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因素。 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机理包括: 1、病毒如何侵入宿主防御系统和宿主如何反侵入; 2、病毒感染如何对宿主组织、器官和整体造成损伤以及宿主如何补偿; 3、病毒感染如何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以及宿主如何补偿。 第一节 病毒感染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病毒致病的严重程度与该病毒在组织细胞引致的病变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许多肠病毒能引起组织细胞病变,但不产生临床症状; 反之,反录病毒和狂犬病病毒能引起动物的致死性疾病,但并不产生细胞病变。 病毒引起的细胞和组织损伤是否会产生临床疾病因器官而异,损害肌肉或皮下组织等的功能与损害心脏或脑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两者显然不同。 1、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直接损伤 某些杀细胞性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引致机体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对呼吸道上皮的损伤 —— 呼吸道病毒最初入侵并损伤上皮细胞,逐步损坏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层,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上皮细胞。 ——病毒感染早期,呼吸道纤毛摆动实际上有助于子代病毒沿着呼呼吸道扩散。 ——感染后期当上皮细胞损坏后时,纤毛停止摆动。 ——呼吸道表面上皮的退化性变化非常迅速,但能迅速再生。原因可能是这些移行或新分化的上皮细胞分泌干扰素或缺乏病毒受体。 对消化道上皮的损伤 —— 病毒的消化道感染多数潜伏期短,没有任何前驱症状。 ——引起动物腹泻的病毒主要为轮状病毒,其他还有冠状病毒、凸隆病毒、细小病毒、嵌杯病毒、星状病毒、某些腺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肠绒毛顶端的细胞,感染细胞明显变短。相邻肠绒毛有时发生融合,肠道吸收面积减少,导致肠腔中黏液积累并腹泻。 ——细小病毒则感染并损伤分化中的肠腺上皮,切断了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来源。 ——病毒感染常发生在小肠近端,并逐步向空肠和回肠或结肠扩展。 ——感染扩展程度与摄人病毒量、病毒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状况有关。 ——随着感染的发展,肠绒毛的吸收细胞被不成熟的立方上皮细胞代替,后者的吸收能力和酶活性大为下降,但较能抵抗病毒感染,腹泻引致的脱水如果不致死,这种病毒感染常常是自限性的(self-limiting)。机体可很快康复,如果只感染肠腺尤其如此。 2、无组织器官损伤时所致的病理变化 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损伤不明显,感染细胞仍能低效地执行正常细胞功能,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此时丧失了系统自身平衡必需的特定功能。 例如感染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小鼠,其体内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由于分泌细胞感染而低于正常水平,导致感染鼠的侏儒综合征。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或脑心肌炎病毒(微RNA病毒)持续感染胰岛细胞时,会导致胰岛素的终生减少和血糖浓度增高,发生糖尿病。 3、易致动物继发感染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某些病毒感染除造成直接损伤外,还易使动物发生继发感染。 副流感病毒3型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奶牛时,损伤纤毛上皮,引起体液渗出到呼吸道中,使曼氏杆菌(旧名溶血巴氏杆菌)和其他细菌侵入肺,引发继发细菌性肺炎(运输热)。 马发生流感时,使链球菌和其他细菌侵入肺,引发肺炎。 另一方面,细菌分泌的蛋白酶又能裂解病毒的血凝素,激活病毒的感染。 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易使肠道发生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腹泻。 4、细胞损伤 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机理首先是细胞损伤。 1)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损伤 易导致感染细胞致死性损伤的病毒称为杀细胞病毒。它通过其特异性产物影响细胞本身或其调节功能,使细胞出现严重的生化变化,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 (1)阻止细胞大分子合成 (2)衣壳蛋白质的毒性作用 (3)溶酶体的破坏 (4)非特异性的组织学变化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