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evi配离子氧化醇胺类 醇类有机物反应动力学word格式论文
优秀毕业论文
精品参考文献资料
河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引 言
PAGE 28
PAGE 27
第 1 章 引 言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研究现状
在 1702 年德国化学和物理专家 Starl[1]首次发现了高铁酸盐,而后到 1841 年,Fremy[2] 首先合成制备出 K2FeO4。长期以来,由于高铁酸钾在水和潮湿的空气中不稳定,人们 对高铁酸钾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甚少。直至 1948 年,Schreyer 和 Thompson[3]在实验室中 利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三价的铁盐制备出了高纯度的 K2FeO4 晶体,此后,随着对高铁 酸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高铁酸钾的性质和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 1884 年起,
人们开始猜测有三价铜的存在,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Vrtis[4]才成功的制备+3 价铜的配 合物,随后,Malaprade[5]合成、分离出 Na2[Cu(IO6)]晶体,Malatesta[6]又合成、分离出 二过碲酸合铜(III)和二过碘酸合银(III)钠盐的晶体。此后,人们对超常价态过渡金属配 合物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对超常价态过渡金属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不同金属的超常价态稳定存在形式 也不相同。其中,铁(VI)[7]通常则是以高铁酸盐的形式存在,而 Ag(III) 、Ni(IV)、Cu(III) 则是借助适当的多齿配体络合在碱性介质中稳定存在 [8-13]。然后人们利用各种检测仪 器,来推测这些络合物的结构及分子式[14-16],将其用于氨基酸、糖的定量分析[17-18]。其 中,高铁酸钾可作为非氯型水处理剂[19-25]和绿色电池制造[26-28]。最重要的是,高铁酸钾 的强氧化剂,且还原产物对环境友好[29-31]的特点,使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 对高铁酸钾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1.2 碱性介质中铁(VI)的主要存在形式
高铁酸是一个二元酸[32],其中:
H2FeO4
HFeO4-+H+
2-
pKa1
=3.5
HFeO4- H++FeO4
pKa2
=7.8
-+OH-
4
在本实验的碱性条件下,FeO 2? 将有部分水解:FeO42-+H2O HFeO4 由
上式可得:Kh
[HFeO - ][OH- ] K
4
= = w
[FeO 2? ] K
=6.31×10-7 依此可以计算出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
4 a 2
4
目前,在高铁酸钾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在高铁酸盐中主要以 FeO 2? 的形式存在,学
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反应体系参与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是不同的,Virender
-
K.Sharma[33], A.I.Tsapin[34], Hua Huang[35],和 R.J.Audette[36]等人认为参加反应主要的是
2?
FeO4
,但由于 HFeO4
很容易通过氢原子与还原剂形成络合物,而具有更高的活性,
4
我们和另外一些学者[37-41]则认为主要以 HFeO - 来参与反应更为合理且与实验结论相一
致。
由于反应体系的不同,使得此类氧化反应存在着不同的反应机理,在高英[42]等人研 究的氧化乙醇胺的反应体系中表现为双电子转移,假设通过 Fe(IV)的活化物种与还原剂 形成的活化中间体内部进行的双电子转移,在用高铁酸盐氧化肼、含硫化合物[43]和三价 砷酸盐[37]时也是通过两电子的氧化过程;而 Bielski, Thomas and Sharma[44] 发现在氧化 氨基酸时生成 Fe(Ⅴ),提出了单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同时 Sharma et al 在研究其与硫 化氢[40]、氰化物[38]、硫脲[41]反应时提出了自由基反应机理;Johnson and Hornstein 在研 究高铁酸盐与苯胺及其对位取代类似物[45]反应时发现,其氧化反应的机理与反应介质的 酸度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因此反应是双电子转移还是单电子转移可能和体 系及反应条件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按 Schreye 和 Thompson[3]的实验室方法合成制备了氧化剂高铁酸钾,研究了在 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氧化醇胺类、醇类有机物的动力学及机理。根据所得到的动力学数 据,鉴定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反应的最终产物,最后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铁酸钾对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正丙醇胺、2-氨基-1-丁醇、乙二 醇甲醚和乙二醇独乙醚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对还原剂均为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kobs 随 OH-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相似的反应机理为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 由于高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e3o4担载及包覆的介孔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o4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xmncoxsi外延薄膜的结构 磁性和输运特性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o4纳米磁流体热疗增加鼻咽癌cne2细胞 大细胞肺癌h460细胞放疗敏感性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si取向硅钢常化工艺及初次再结晶机制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o4nife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fe73.5cu1nb3xvxsi13.5b9纳米晶带材磁性能及其磁放大器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feⅱⅲtio2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可见光催化性能word格式论文.docx
- fe73.5cu1nb3si13.5b9iir复合材料薄膜制备及其力敏特性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fe3o4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