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共21张PPT)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想一想,你能解释一下科举制的概念吗? 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一、科举制的诞生 为什么隋文帝要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员? ——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1.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 (2)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孔颖达 唐代经学家 房玄龄 唐初宰相 阅读课文回答: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时期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武则天时期 创立殿试,开设武举。 3.唐玄宗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分科考试 正式设置进士科 扩充国学的规模 殿试、武试的开始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 (2)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隋朝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 颜真卿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寇准 汤显祖 徐光启 纪晓岚 蔡元培 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 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山东省济宁市历史优质课参评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34ppt).ppt
- 2015-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共34张PPT).ppt
- 2015-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共37张PPT).ppt
- 2015-2016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3课《华夏之祖》(共31张PPT).ppt
- 2015-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共38张PPT).ppt
- 2015-2016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共26张PPT).ppt
- 2015-2016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4张PPT).ppt
- 2015-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 新人教版(共40张PPT).ppt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复习2——第9课《发展人民民主》.pptx
- 2015-2016初一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件(21张).ppt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9-12课期末复习课件(共35张PPT).pptx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 政治制度专题复习课件 (共44张PPT).pptx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0课材料题(共35张PPT).pptx
- 2016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17张PPT).pptx
- 2016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共16张PPT).pptx
- 2016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30张PPT).pptx
- 201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共33张PPT).ppt
- 2016初一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人教版) (共11张PPT).ppt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6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共24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