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练习题
2014年12月26日,中国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首条高铁——兰新高铁全线开通。图P17-4为兰新高铁及兰新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的线路不完全重合,主要原因是( )
A. 避开高大山脉的阻挡
B. 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C. 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D. 缩短长度,减少投资,提高车速
2. 兰新高铁部分路段修建了高大的防护设施(如上图),其主要作用是( )
A. 防强风 B. 防流沙 C. 防洪水 D. 防动物
【答案】1. C 2. A
【解析】
1. 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的线路不完全重合,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城市,加强区际联系),而不是自然因素,故本题选C。
2. 从图中风力发电设施和兰新高铁一般走低缓谷地或平地,狭管效应显著,风力较大,多强风,因此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规划的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中,与②线比较,①线 ( )。
A. 所经地区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 B. 所经地区占用的耕地较少
C. 比②线的征地费用低 D. 比②线线路长,投资成本高
4. 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B. 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
C. 制造业向城市中心集聚 D. 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
【答案】3. A 4. C
【解析】
3. 在郑渝铁路规划的两种方案中,与方案②相比,①方案线路长,沿线城市较多,人口较多,效益较高,占用的耕地多;②经过地形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较大,故本题选A。
4. 郑渝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带动甲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甲城市对外的联系和交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故本题选C。
读图,厦深高铁、穗莞深城际铁路正在建设,而京广深港高铁即将通车,这是深圳继广深铁路后新增加的三条外连铁路通道。回答下面小题。
5. 关于深圳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建铁路与市区内部交通联系紧密,方便乘客集散
B. 新老铁路都穿过市区,将推动市区城市建设
C. 新建高铁主体分布于市郊,是由于市郊工业发达,工业运输需求大
D. 深圳铁路过密,将严重影响城市建成区的景观
6. 影响深圳地铁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 建筑物密度 B. 拆迁成本 C. 地质条件 D. 人口的分布
【答案】5. A 6. D
【解析】
5. 新建铁路与市区内部交通---地铁相连,方便乘客集散;新老铁路都穿过市区,严重影响市区城市建设;新建高铁是客运干线,主体分布于市郊,主要是考虑减少对市区建设的影响;深圳铁路不算密集,尤其地铁还很少,故本题选A。
6. 地铁是市区内客运干线,影响其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的分布,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地铁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故本题选D。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 532 km,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回答下面小题。
7. 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 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 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 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8. 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7. B 8. C
【解析】试题分析:
8. 水运相比陆上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随着新的运输方式,如高铁、高速公路等的兴起,速度快、机动灵活,逐渐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进而逐渐代替了水运;随着河流的综合开发,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也阻碍通航,是汉江航运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选C正确。
考点:
【名师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及布局的影响。
注意题中是针对特大城市的,交通运输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课件:第4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35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35ppt) (共35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21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23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2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36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共25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2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7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6章第1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测试题.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6章第1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测试题(原卷版).doc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单元 归纳提升 (共33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单元 归纳提升 (共41张PPT).pptx
- 2017-2018年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地球的运动规律.doc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19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9张PPT).pptx
- 2017-2018春人教版 7下历史(2016部编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66张PPT).ppt
- 2017-2018春人教版 7下历史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47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