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结构可靠度讲座
结构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知识和工程结构知识联系的纽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结构健康监测可靠度安全评定的理论基础 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可靠度安全评定的理论基础 结构可靠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概率论基础与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第三章 结构构件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 结构体系可靠度 第五章 结构荷载的随机模型 第六章 结构构件抗力的随机模型 第七章 结构的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 推荐参考书 欧进萍,段忠东. 结构可靠度-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校内讲义。 李继华, 林忠民等. 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李国强.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 第一章 概 述 1.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第一章 概 述 1.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主要有三类 随机信息:客观不可控因素 —— 概率理论,随机过程理论,数理统计等 不准确或不完整的信息: 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或无能 —— 凸集理论,证据理论等。 模糊信息:主观描述和表达 —— 模糊数学等; 1.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客观不确定性—— 随机信息 主观不确定性—— 模糊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信息 如:材料的破坏、地震的机理等 2. 不确定性信息可分为: 3. 按照产生的原因,不确定性可归为: 自然因素—— 荷载如风、地震、雪、冰荷载等; 人为因素—— 制造、加工、施工误差等 4. 本课程主要的研究土木工程中的随机性可以归为: 物理性质的不确定性 —— 荷载和抗力的内在随机性 如:风、地震、雪、冰荷载以及材料性能等 1.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统计的不确定性 —— 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带来的统计模型和统计参数的随机性 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 —— 各种假设、简化和模型化引起的随机性 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不确定性因素; 5. 总 结 1. 1 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荷载及结构的抗力不是确定性的量,它们是随机变量,因此绝对可靠的结构设计是不存在的! 由于结构的荷载和抗力存在随机不确定性,所以采用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结构的可靠性问题。 1. 2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第一章 概 述 1.2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1.2.1 国外结构可靠度发展状况 1947年,Freudenthal在历史上首次提出“结构的安全性”问题。195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结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1969年,Cornell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给出可靠指标的计算公式;至1974年,与Ang A. H.-S.(洪华生)建立了均值一次二阶矩方法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结构设计中。 1983年,Shinozuka首次将设计点的确定表达为约束优化问题,并证明设计点是“最可失效点”;同时,第一次将“重要抽样法”引入结构可靠度的数值模拟分析。 1983年,Hohenbichler和Rackwitz第一次提出了结构体系可靠度的FORM近似。 1989年,意大利女学者Faravelli首次提出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法。 1.2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同济大学:高大钊教授,在岩土工程可靠度方面;李杰教授,在随机结构可靠度、结构动力可靠度、生命线工程抗震可靠度等方面;李国强教授在钢结构体系可靠度方面。 大连理工大学:赵国藩院士,在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应用的各方面;程耿东院士,在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方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光远院士,欧进萍院士,在结构动力可靠度、结构广义可靠度、结构安全评定与健康监测等方面,吕大刚教授在结构抗震可靠度方面,段忠东教授在海洋工程可靠度方面。 1.2.2 国内结构可靠度发展状况 清华大学:陈肇元院士、刘西拉教授,在结构安全性基本问题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面;秦权教授,在随机有限元方面;董聪教授,结构系统可靠度方面。 1.2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重庆大学:李继华教授,在结构可靠性数学方面;戴国欣在钢结构可靠度方面。 武汉理工大学:李桂青教授,在结构动力可靠度、结构时变可靠度等方面。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邵卓民研究员,在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面。 浙江大学:金伟良教授,在结构可靠度数值模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方面;朱位秋院士在非线性随机结构动力学与可靠性方面。 河海大学:吴世伟教授(已故),刘宁教授,在随机有限元、水工结构可靠度等方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牛荻涛教授,在结构动力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面。 1.2 结构可靠度发展概况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