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两代玉料的采制与选择——以北京为例-中华科技史学会
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22 期(2017 年12 月)
明、清兩代玉料的採製與選擇
——以北京為例
王君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傳播研究中心)
摘要 :明、清兩代在玉料選擇上,都延續了中國傳統的用玉觀念——重和田玉。北京地
區現存明代的玉禮器全部都是和田玉料,宮廷日常器物用玉也是以和田玉料為主,只有
少量的瑪瑙製品。清代對和田玉的重視程度,比明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代統治者熱愛
由來已久的漢族玉文化,加之西部玉路暢通,和田玉料大批地進入中原,被源源不斷地
運送到北京和南方的治玉中心,成為清代輝煌玉器成就的原料基礎。明、清兩代對和田
玉料的開採,都有嚴格的監管制度,都嚴令禁止民間使用和田玉料,但是兩代民間仍然
都有和田玉料流通貿易。清代與明代相比,宮廷所用和田玉料在數量上更充足,品質上
也更上乘。
關鍵詞 :玉料,和田玉,玉器
明清時期的治玉工藝之精湛,超出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在技術條件上,治玉工具經
過漫長的發展演變,在明清最終完善,明代的《天工開物》和清代的《玉作圖說》都有
關於治玉工具的圖示。在社會經濟上,明代中期以後,商品經濟在中國緩慢地往前發展,
經濟的發展改變了社會階層的構成,玉器開始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禮器。在文化構成上,明清兩代玉器更多元,宮廷玉器與民間玉器的界限不像明之前那
樣涇渭分明,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一、明代北京治玉業玉料分析
(一)玉料的來源及選擇
明代在玉料選擇上,繼承和進一步發揚了中國傳統的用玉觀念及選擇玉料的方式,
延續了中國古代的用玉體系,在玉料選擇上以新疆玉中的和田玉為上。新疆地區自古就
以產玉聞名,據學者研究,新疆玉料的開採歷史長達五、六千年,最遲在商代,新疆玉
料就已大量進入內地,戰國之後,新疆玉料就成為各歷史時期玉料的主流。這一情況一
直延續到了明代,對此,明代文獻多有記載,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寫道 「凡玉入中
1
國,貴重用者盡出於闐」。曹昭的《各古要論》有關於新疆玉的記載:「玉出西域于闐
王君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科技與文化、科學傳播。
電郵: wangjunxiu@ihns.ac.cn
1 轉引自桑行之等編:《說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125
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22 期(2017 年12 月)
2
國,有五色,利刀刮不動,溫潤而澤,摸之靈泉,應手而生」。從以上兩則記載可以得
知,新疆是明代玉料的主要來源地,同時也說明了和田玉在質地方面要優於其他地區所
產之玉。
和田玉是產于新疆和田、莎車、且末等地的軟玉,主要分佈在阿爾金山脈和昆侖山
脈。按其產出情況,可以分為三類:山料玉,即原生玉石礦藏;山流水,指山料玉被水
帶到山下者,屬山麓堆積型玉石礦藏;子玉,系由流水多年沖刷而成者,屬於沖積型玉
石礦藏。明代使用的新疆玉料多為籽料。在明代文獻中有關於區別兩類玉料的記載,高
濂在《遵生八箋》中寫道:「今時玉材,較古似多,西域近出大塊劈玉料,謂之山材,
從山石中槌擊取用,厚非於闐昆侖西流水中天生玉子,色白質幹,內多綹裂,俗名江魚
綹也,恐此類石若水材為寶,更有水玉,美者白能勝玉,內有餘糝點子可以亂真,低於
3
水料一等矣」。自明以來,多數鑒玉者認為水料比山料要好,因為水料泡于水中,常年
濕潤而使玉料更有溫潤感。其實山料也有無綹少紋的好料。
由於和田玉產地不屬於明朝的統治區域,所以,明代宮廷治玉的玉料獲得主要是靠
朝貢和貿易兩種管道。有記載,洪武元年 (1368 年)明太祖欲製玉璽,時有西域商人從
4 5
海道貢獻和田玉 。永樂四年(1406 年)吐魯番萬戶賽因帖木爾遣使進貢玉璞 ,之後西
域各國進貢玉石者眾多。據《明史·西域傳》記載,先後向明朝進貢玉石的有撤瑪律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