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概论’课程纲要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概論」課程綱要
壹、目標
針對生命教育之重要課題,提供學生一種梗概的導論,以奠立進階學習的基礎。
貳、核心能力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概論」課程欲培養之核心能力如下:
一、瞭解生命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內涵
二、認識哲學與人生的根本議題。
三、探究宗教的本質並反省宗教與個人生命的關聯。
四、思考生死課題,並學習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的基本理念。
五、掌握道德的本質,並初步發展道德判斷的能力。
主要內容 說明 備註 參考
節數 一、探索生命教育內涵 1.說明生命教育興起的社會背景與發展 1-1人生觀的膚淺與道德的沈淪是生命教育興起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上焉者只以名利追逐為人生目標,易於引發社會的結構性敗壞。下焉者既無能力追求名利,也無更寬廣之視野來追求超乎名利之人生價值,於是生命變得空洞而沒有方向,以致自傷傷人,時有所聞。 2 2.給生命教育一個基本的操作型定義 2-1生命教育即探索生命中最重要議題並引領學生在生命實踐上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 3.探索生命教育的整體目標與個別議題 3-1生命教育涵蓋三個向度,一是終極關懷與終極實踐,涉及人生哲學的建構,生死課題的關懷以及宗教議題的探索。其次是倫理思考與反省,涉及基本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的議題。最後則是探索知情意行的人格統整以及身心靈的發展提升。
3-2生命教育的三個向度雖然各有側重,但必須統合觀之才構成完整的生命教育。蓋生命教育以知行合一為目標,人要知行合一必須先要有深刻的「知」,這就涉及了人生觀、生死觀及宗教觀等終極智慧的涵養。終極智慧賦予人生意義與目的,並提供人生實踐的終極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人必須慎思明辨來建構實踐的倫理價值體系。這就涉及了倫理思考與批判能力的養成。最後,終極智慧與倫理價值不能只停留在「知」的層面,而必須融貫到人的知情意行與身心靈各層面,這就構成了生命教育的第三個向度,也就是有關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的課題。
核心能力二:認識哲學與人生的根本議題
主題 主要內容 說明 備註 參考
節數 一、認識人生的根本議題 1.有關人生意義、價值與目的的探求 1-1具體目標2-1並非要帶領學生「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而只是要啟發學生們去「意識而自覺」到人生有哪些根本的問題,從而預備他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1-2今日社會的精神生活以茫然無措和沈悶空虛為特徵,故有關意義問題的探索與追尋是這裡首先提出者。
1-3意義問題包含很多面向:生命是否有意義、價值與目的?必死的人生能肯定其意義嗎?如何追尋有意義與價值的生命?如何開創生命的意義、設立人生的目標?什麼價值與目標值得人追求?
1-4古今中外許多宗教家與哲學家均主張「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因此也宜於探究何謂快樂?何謂幸福?此一探索十分重要,錯誤或膚淺的觀念會導致人生方向的錯誤膚淺與意義價值的失落。 1 2.有關真理、美善及神聖的嚮往 2-1什麼是真理?有沒有真理?自然科學的理論是真理嗎?數學邏輯的形式真理與自然科學的經驗真理有否不同?是否除了形式與經驗真理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真理?人與真理有什麼關係?人為何要追求真理?
2-2以類似的方式可以去問有關美、善、神聖的問題。
2-3人生意義、價值與目的的追求與真善美聖的嚮往有怎樣的內在關連? 1 3.有關人性限度、潛能與修養的課題 3-1相對於人所欲達到之理想而言,人有哪些人性限度?例如:無知、錯誤、知性與情意的分裂、驕矜、嗜欲深重所引致之天機淺薄與靈性混濁。
3-2人性雖有許多限制與軟弱,但也有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之潛能,如何超越限制,發揮潛能,係人生實踐之根本課題。 1 二、了解哲學的意涵與功能 1.說明哲學的字源 1-1哲學一詞源自希臘字philosophia, 原義是愛智(philia是愛好,sophia是智慧)。
1-2中文「哲學」一詞則是日本人西周氏在1873年根據philo-sophia譯成。 1 2.哲學的定義 2-1希臘哲學家對哲學的理解示例:
Herodotus定義為「用一切去衡量一切」。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ca 5thB.C.)則以自己為一「愛智者」(philosophos)而不敢說自己是智者。
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將哲學定義為以理性方法追求智慧的學問。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 )則從形上學的觀點定義哲學是探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原理原則。
2-2進一步應從更貼近現代人情境之當代哲學探索哲學的意義與精神。 3.哲學的功能 3-1哲學的功能在於探究生命的核心議題,增進吾人生活的豐富及生命的深度。 三、哲學的範圍與方法 1.認識哲學探究的範圍 1-1哲學既是追求智慧的學問又是研究一切事物最後原理的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