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美学与现代生活-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DOC

风格美学与现代生活-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格美学与现代生活-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博雅通識教育中心 日間部 四 技 102 學年度 下學期 教學內容綱要 第一部份 科目名稱: 課程資料: (一)開課學校系所:(二)授課教師姓名:(三)授課教師學歷: (四)授課教師現職: (五)授課教師經歷: (六)聯絡方式: 課程介紹: (一)教學目標:(二)授課時數: (三)學分數: (四)評量方式: (五)教學對象:(六)先備知識:(): 授課方式: 學習經營計畫: (一)討論方式:上課討論、教師與學生雙向 (二)作業繳交方式:課後繳交 (三)線上參考資訊:見學校數位平台 (四)補充教材:教師自製Powerpoint; (五) 推薦書目: 雨云譯(2012)《藝術的故事》(原作者:E.H. Gombrich) 張心龍(1998)。從名畫瞭解藝術史。台北:雄獅美術。 等(2010)。《藝術概論》。台北縣三重市:新頁圖書。 其他說明:(學生上課所需最低硬體需求或需額外安裝軟體) 第二部份 開課年級 開課學期 預修課程 科目名稱 必 / 2 課程領域 ■人文藝術領域 □社會科學領域 □自然科技領域 課程屬性 ■生活性課程 □學術性課程 □通論性課程 ■經典性課程 ■跨域性課程 授課教師 優質課程 ()0.一般課程、1.智慧財產權、2.性別平等、3.融滲式服務學習課程、4.創新、 創意課程、5.綠色課程(環境教育或永續發展教育相關課程)、6.工作(職 場)倫理課程。 教 科 書 參 考 書 江凌青、陳美璇(譯)(2009)。《西洋繪畫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畫家》(原作者:David Gariff, Eric Denker, Dennis P. Weller)。台北縣:新一代。 雨云譯(2012)《藝術的故事》(原作者:E.H. Gombrich)洪漢鼎譯(2010)。《詮釋學:真理與方法》。Gadamer, Hans-Georg(1993), Hermeneutik: Wahrheit und Methode. 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松鋒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原作者Norbert Lynton。台北市:聯經。 謝攸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市:濤石文化。 Lucie-Smith, E.(1989). Art Today. Oxford: Phaidon Press. Adams, L. S. (2006). The making and meaning of art.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Ltd. Hassan, Ihab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評量方式 出席()作業( )期中考( )期末考() 內 容 綱 要 課程摘要 浪漫主義的現代性 克林姆與慕夏的設計美學 孟克的表現主義 達達藝術運動 普普藝術 二、美學理念之詮釋分析— 藝術與創新、想像、遊戲、詮釋、美感、愛情,以及生命等概念之關係探討 克羅齊的美學—直覺 高達美的存有學詮釋學 三、藝術理念之詮釋分析— 文化人類學上的藝術分析 現代性與現代主義的精神意涵分析 典故、隱喻與文學的運用 前衛藝術與創新理念的發展分析 科技、媒體,以及大眾文化與藝術之關係 教學單元—克林姆與慕夏 波西米亞精神與現代主義 古希臘神話典故與藝術的隱喻 藝術的直覺與想像—克羅齊的美學 藝術、美感與文學 藝術、愛情與生命—孟克的表現主義 藝術、遊戲與詮釋—高達美詮釋學 原始文化與藝術—文化人類學上的藝術分析 10、前衛藝術風格的美學與創新 達達藝術運動 集合藝術與裝置藝術 10、藝術、媒體與科技 11、藝術、廣告與媒體—普普藝術 12、藝術與創造力 National Chin-Y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ndamental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Year of 2013 Syllabus ( four-year program) Year 2013 Semester summer Pre-taking Course No Course Style, aesthetics, and modern life ■ Required Optional 2/2 Instructor Yu-Ching Hsieh Textbook Materials edited by the teacher Refe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