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酒企业品牌历史2012
目录 企业(品牌)历史 郎酒概况 与贵州茅台并称“赤水河畔的姐妹花” 郎酒四宝 发展概况:最终成为私有企业 改制:从国企到民营企业 改制,“郎”商标去向何方? 上市?没有商标 商标障碍已扫除 郎酒概况 地理位置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销售中国名酒——郎酒为主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厂区所在地地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 诞生历史 民国9年(1920)二郎滩惠川槽房(老槽房)采用大曲酒生产工艺,试制回沙郎酒。民国14年(1925),经贵州茅台荣和酒房酒师张子兴指导,开始用茅台工艺酿造回沙大曲,时仅一个窖池。民国18年(1929)改名仁寿酒坊,发展为三个窖池。一次投粮8万余斤,产品命名为回沙郎酒,简称郎酒。民国23年(1934)酒房解体停产。民国27年(1938)邓惠川与莫邵成合办成记惠川老槽房,恢复生产。(《古蔺县志》283页) 酿造工艺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保持了9次蒸煮、8次加曲、8次堆积糖化、8次入池发酵、7次取酒、3年陈酿造和盘勾勾兑等传统工序,形成了高温制曲、高温糖化、高温发酵、长期储存的特点。其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天宝洞”“地宝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装瓶包装出厂。目前,郎酒传统酿造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贵州茅台并称“赤水河畔的姐妹花” 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人们称它们是“赤水河畔的姐妹花”,闪闪发光的一对明珠。相传,早在1907年,当地的一个商人从贵州请来两位酒师,引进先进技术,就有以本地红高粱作原料,小麦制曲,取二郎泉水酿造的独具风格的郎酒了。1933年,此地的郎酒就大量生产;1936年,郎酒就远销东南亚各国和香港等地。但是到了1952年,郎酒已被迫停产。1956年,周恩来总理来川视察,指示郎酒要加快发展。1957年7月3日,在原“集义酒厂”基础上,“地方国营古蔺郎酒厂”成立,然而发展不快,一直到1977年,郎酒年产量只有110多吨,1984年,产量猛增到500多吨。1963年郎酒被评为四川省优质酒;1979年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0、198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酒;1984年荣获国家优质奖章,登上“中国名酒”宝座;1989年蝉联“中国名酒”称号,获得国家金质奖称号;1996年在全国名酒行业中首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997年,“郎”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8年,古蔺郎酒厂改制为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郎酒四宝 即“美境、郎泉、宝洞、工艺” 发展概况:最终成为私有企业 在中国前五大白酒生产企业中,郎酒集团是唯一的私有企业(2012)。 1998年,古蔺郎酒厂改制为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10月,国企郎酒开始改制,泸州市委任命宝光集团的汪俊林接管郎酒,郎酒成为川酒“六朵金花”中第一家改制企业。 2002年3月“宝光”正式完成了对“郎酒集团”的收购。当时,外界对于郎酒并购一案,批评如潮,微词不绝,普遍的看法是“蛇吞象”、“小鱼吃大鱼”、“实质以5000万元资金收购郎酒”。 改制:从国企到民营企业 改制前后:有深厚政府背景的郎酒集团在90年代曾今辉煌,但自1999年开始过渡扩张导致经营失败,在2001年被“卖”前,企业负债约10亿元,销售大幅下滑、生产停滞。改制开始后,从2002年3月开始,郎酒的月销售收入恢复到千万元以上,全年销售收入净增45%,2004年,公司对郎酒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战略,产品结构明晰清楚,形成酱、浓、兼三种香型系列产品的良好组合。2006年,郎酒被国家商务部评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2007年由郎酒集团、泸州市酒研所、四川省农科院共同研发的《红花郎酒生产工艺及其应用》科研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郎酒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郎酒销售突破30个亿,2011年郎酒销售突破100亿,与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组成中国白酒行业百亿俱乐部。 改制,“郎”商标去向何方? “郎”商标的问题,可以跟郎酒上市的问题一起来看。 “郎”、“红花郎”两商标已经于2010年完成转让,并于2011年8月29日全部变更完成。变更完成后,两商标已在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名下。 持有郎酒商标的古蔺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久盛投资”),在2010年末改制成为泸州宝光集团控股73.8%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