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史与艺术史的关联》05 图像叙事顺序与文字书写方向
第五讲 图像叙事顺序与文字书写方向 不同于史前人类制像活动中无上下文(context)的动物和人物题材,以文本(text)为依据的“叙事” 题材,应该是与文字同时出现的伴随现象。也就是说,文字记录与图像叙事互为补充,这大概与题材本身的叙事性或者说广义的文学诉求有关系。换言之,叙事性图像可以被视作是对文字记录的一种具象表达。如果从这一前提来考察早期叙事性图像的展示次序和观看方式,我们得将人类早期的文字书写方向纳入思考的范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叙事图像的展示方式与文字记述的线性顺序应该是一致的。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Sumerian)在约公元前3500年发展出来的楔形文字(Cuneiform writing)。初期,楔形文字的书写方向是自上而下。而伴随楔形文字的产生,则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叙事图像《雕刻的花瓶》(Carved vase, c. 3500-3000 BC)。这件器物上的图像叙事便是自上而下分成四段:顶部饰带描绘的是一个男人向母亲女神(Inanna)奉献一篮礼物的情形;第二段饰带描绘的是手托礼物的男人队列;第三段饰带描绘公羊和母羊队列;第四段则是棕榈树和麦穗图案。整个雕刻叙述新年节庆的情景。四段装饰带的划分具有从上到下的等级空间意义,即神-人-动物-植物的等级概念,各物种的等级差别还体现在各自尺寸的大小上;此外,四段还象征着一年分为四季。在构图上,每段饰带的图像叙述自成一个无始无终的圆,而下段却又成为上段饰带图像的地平面,并据此构成了四段图像场(image field)。由此而知,这种叙事的构图方式,是人类在人为规定的边框里试图表现空间的最初尝试 纳拉姆辛王纪念碑,发现于Susa,约公元前2300-前2200 年,石灰岩,高约2.03m 大约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的时候,楔形文字的书写方向便改为自左至右。对于这种书写方向变化在图像叙事领域的反应,我们可以从当时阿卡德人(Akkadian)的《纳拉姆辛王石碑》(Stele of King Naramsin, c. 2300-2200 BC)上见到。(图2) 阿卡德人接受苏美尔文化并采用楔形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石碑描述的是萨尔贡(Sargon)的孙子纳拉姆辛的一次胜战。画面顶部的人物就是纳拉姆辛,他的尺寸是其他人物的两倍,这是典型的等级概念图式。他和他的战士们作从左向右的登山状,这种叙事顺序与当时自左至右的书写方式是完全一致的。苏美尔人《雕刻的花瓶》上的饰带分隔线,在阿卡德人的石碑上变成了写实的山坡,由此使整个石碑成为一个完整的叙事画面,右边相对的敌人则成了画面的平衡元素。也正是这种平衡的画面处理,表明当时的艺术家已经能够依据本能的秩序感(sense of order)来追求完整的图像场效果,而秩序感便是使空间形态的图像叙事与时间形态的文字叙事区别开来的最重要手段。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发现于Beni Hasan,约公元前1985-前1795年 克努姆赫特(Chnumhotep)墓室壁画(c.1985-1795 BC),便是文字与图像的设计服从建筑形制要求的典型。对于这幅墓室壁画,贡布里希(E. H. Gombrich)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里提供了完整的图示,并且对壁画中的刻辞作了详细的解释。贡氏这种有别于其他诸书或仅取局部或偏重墓室内景(无法辨认图像和文字)的做法,有助于读者理解秩序感在象形字与图像共同叙事中的作用。恰恰是这种依据建筑形制设计图像,而图像的叙事顺序又决定画面象形字书写方向的规范,亦即建筑形制决定图像构成的方式,最终导致西方架上绘画的独特展示方式——画框的出现;当然,这是文艺复兴盛期之后的事件。 《殷墟文字乙编》第6385拓片 阅读顺序(以中缝为界):1、右后甲从左至右横书“贞:有疾自,唯有它?” 2、左后甲从右至左横书“贞:有疾自,不唯有它?” 3、右前甲左行直书“甲寅卜,殶贞:翌乙卯易日?” 4、左前甲右行直书“贞:翌乙卯不其易日?(衍“乙卯”二字)”此处犹见秩序感在龟甲所提供的图像场中所起的对称和平衡作用。 奁,周代晚期,公元前4-3世纪,漆绘,高约15.24cm,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奁是一种圆柱形漆器;此处是展开的漆绘。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匹马拉着两轮车向左奔跑,紧随其后的是两位骑马人物,动态也向左;建筑物左边伸出的马头,建筑物屋顶上向左飞的二鸟,坐在围栏里面向左的人物,站立和蹲下的二人面向观众,中间由树隔开。从右至左阅读。 武梁祠画像石拓片,约公元151年,70×169cm。 画面描述汉武帝接受进贡的情景。两层楼的建筑物在画面占主导,因此完整地规定和平衡了画面的叙事。四段饰带中上面三段,由于建筑物的作用而将人物和动物处理为对称相向的动态;唯有最下段的动态全向左,形成自右而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脑迷杂志]200711B.txt.0019.pdf
- [第5讲] 4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热效应.ppt
- _合同法_经济交易的尚方宝剑.pdf
- _反智主义_笔谈.ppt
- _哈克贝利_费恩历险记_马克_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pdf
- [生物课件]动物细胞工程—2_2010.8.ppt
- _想北平_中不可忽略的一句话.pdf
- _荔枝蜜_教学实录.pdf
- _高级英语_教学中隐喻词汇的文化阐释_以_震撼世界的审判_为例.pdf
- _黄帝内经_三有理论_之劳逸有度.pdf
-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pptx
- 个概述该申说明kinetis fresscale例程an4942.pdf
- 成果内容2014vision01案例.pdf
- 四章在光世界里教学课件走进彩色.pptx
- 您去过乡村课吗new concept 2新概念hx g6nce250.pptx
- 微立体风格琦素材站.pptx
- 专有说明这张工程图规格包含笔记本compal 1684.pdf
- 手册定义规则作业本position workbook grade 6.pdf
- 中药炮制技术(第5版)PPT课件 第十章 煅法知识导览及重点难点.pptx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第3版)第十一章 内科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 学习点睛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