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祥临沧江悬索桥澜沧江栈桥系统计算书.doc

云南澜祥临沧江悬索桥澜沧江栈桥系统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澜祥临沧江悬索桥澜沧江栈桥系统计算书

计算说明: 1.本计算书依据经理部提供的栈桥草图和龙门吊草图编制,栈桥及门吊具体结构尺寸、材料在计算书中初步拟定,现场要据此规范交底图。 2.栈桥纵梁采用4片加强型贝雷片,材料性能富余较大。 3.贝雷片纵梁支承点有出现向上的反力情况,但均不大,最大为3.1t,要求现场在桥台砼面预埋钢板,在各支承点上采用[12以上型钢焊接卡固贝雷片下弦杆,以便固定纵梁,抵抗上拔力,在水中临时支墩顶的各接触面焊缝要考虑抵抗上拔力的要求。 4.栈桥左右副中心间距18.0m,桥面双轨间距按1435mm计,若走行平车轨距有变化,可调整。 5.栈桥纵向稳定未计算,由于最大纵向力约为41KN,现场可在台后设锚桩或地笼,利用钢丝绳栓接贝雷片纵梁与地笼,以增强纵向稳定性。 另在栈桥两端及中间设3道φ32精扎螺纹钢临时横联,在钢梁装船时临时拆除,门吊运梁时安装好,以增加栈桥横向稳定。 6.桥台C15片石砼基础地基承载力要求[σ]≥200KPa ,而且C15片石砼基础襟边略有不足 。 鉴于目前桥台已施工,若σ不足,建议加大桥台尺寸,同时将桥台两侧襟边各扩大10~20cm。 7.支墩顶分配量需改为2I36a(横向)和2I40a(纵向)。 8.钢管桩临界力勉强满足,现场应优选钢管桩,保证桩身质量和接桩焊接质量。 桩的承载力要求现场实验测定,单桩承载力必须大于230KN。 澜沧江大桥加劲梁下河栈桥分析计算 1 计算依据 —86) ⑷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5—86) 2 工程概况 澜沧江大桥加劲梁全长379.6m,共分32个梁段,其中0#段长11.3m,15#段长10.5m,1#~14#段长12.0m。 钢梁总高度1.8m,全宽(加风嘴)16.6m,最大节段重12.0×4.9222=59.067t,分析时按60t计。 钢梁构件在合肥钢构厂加工,运输至现场临沧岸江边拼装场,利用32t汽车吊组拼成段,横移至下河轨道上,按“1+1”试拼合格后,利用1台72t龙门吊起吊,经下河栈桥运输入江,安放在2艘60t 运砂船组拼的驳船上浮运到桥位处,利用2台缆载起重机垂直起吊,将钢梁安装就位。 龙门吊净高9.0m,净跨16.20m,2台卷扬机牵引,双轨走行。 龙门吊由φ325×10mm钢管和φ108×6mm钢管支腿、贝雷桁片横梁组成。 栈桥全长30.0m,上下游各一副,中心距18.0m;单副栈桥纵梁采用4片加强型贝雷桁片组成,宽1435+450=1885mm;栈桥纵向为2×15m连续梁结构,分2跨,水中采用φ325×8mm钢管桩基础,岸边采用C15片石砼重力式桥台。 运砂船单艘长27m,宽3.9m,高1.4m,船体钢板δ4mm,载运40m3河砂时,吃水深度余0.4m 3 栈桥荷载分析 3.1 龙门吊桁架重 =4×577434.4=2309737.6 cm4 , h=145 cm 力学性能:[σ]=273MPa,[τ]=208 MPa 允许弯矩:[M]=4×1687.5=6750(KN.m) 允许重力:[Q]=4×245.2=980.8KN 4.2 栈桥工况划分 根据门吊负载运行轨迹,栈桥受力可划分为以下7种工况: 工况1:门吊后支腿运行至桥台位置,F作用于1#、3#节点; 工况2:门吊运至第一跨跨中,F作用于2#、6#节点; 工况3:门吊前支腿运行至中间支墩,F作用于5#、9#节点; 工况4:门吊前后支腿运行至中间支墩两侧,F作用于7#、10#节点; 工况5:门吊后支腿运行至中间支墩,F作用于9#、12#节点; 工况6:门吊运行至第二跨跨中,F作用于11#、15#节点; 工况7:门吊前支腿运行至河心侧支墩,F作用于14#、16#节点; 栈桥工况图及受力见图如图1,图2 4.3 内力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SMSOLVER软件进行电算,结果如表.1。 表.1:钢梁下河栈桥工况分析 工 况 支反力(KN) 剪力 (KN) 弯矩 (KNm) 挠度(mm) R1 R9 R16 3 4 5 11 12 13 14 1 587。603 305.442 -2.945 1 3 9 3 9 -4.0 -4.0 -3.0 1.0 1.0 1.0 218.60 188.18 -226.45 1220.36 -612.34 2 295.53 633.075 -38.501 1 6 9 2 6 9 -6.53 -6.73 -6.23 2.46 2.37 2.16 295.525 -495.71 -518.525 1278.53 1163.03 -1119.0 3 140.261 757.564 -7.726 1 5 9 5 9 -3.54 -3.77 -3.57 1.29 1.22 1.10 140.261 -3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