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课本第七单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语文课本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导语:在这个单元中,你将了解到古今中外的几位名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列宾为什么要用整整三年时间为衣衫褴褛的纤夫画画?贾岛是怎样作诗的?是什么信念让苏武在渺无人烟的荒漠里能够忍受19年的折磨?廉颇为何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读完这些故事,你一定会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 本单元继续学习理解词句。只要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比喻、排比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就一定能融进课文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就一定会知道他们想些什么,追求着什么,这样,你就真正了解了他们。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贷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贷物。 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开得很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xiāo】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涅瓦河边的哪些情景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想一想为什么。 2.背诵课文第1节或第4节。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说说你对带点词语的理解。 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4.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结合课文观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然后学习第一节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幅画或一张照片(也可以在下面两张照片中选一张)。 32推敲 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曾经出家当过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沉睡着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就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京城。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诗,觉得“乌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那个样子,都感到可笑。 这时,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 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贫僧正在斟酌诗里的字眼,无意之中冲撞了大人,求你饶恕。” 于是,他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饶有兴致地听完贾岛的讲述,也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还是用‘敲’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便人家没有闩【shuān】门,也不能莽撞推门;再则,用‘敲’字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便把诗句定稿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诗诵读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题 诗 后 唐·贾 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3 苏武牧羊 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