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
2. 后现代转向 一般而言,尚不存在统一的后现代主义观念(idea),而只有各种后现代主义话语(discourse)流行,实际上,这恰恰是后现代状况的一个缩影:抗拒宏大叙述或叙事(meta/grand-narrative)模式,追求多元(multi-)、异质(hetero-geneous)、去(解)中心化以及去整体化(非总体化)。 总体来看,后现代理论侧重于文化、艺术、知识生产的领域,也就是符号生产、消费与传播领域,力图从中挖掘日常生活的审美意义并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导。 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献大体可以分为两代:第一代是由拉康、福柯、德里达、德勒兹(Deleuze)为代表的一批集中在巴黎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活跃于20世纪60、70年代,这些学者主要关心哲学,反对黑格尔主义(总体性的理性观、目的论的历史观);第二代学人则是以利奥塔为先锋,代表人物还有法国的鲍德里亚、美国的詹姆逊等人。他们的特点是研究范围更加开阔,可以说涵盖了各门社会科学,不仅是知识的,也涉及政治、社会生活等文化领域。 3. 对“后”的界定 “counter-” (反现代性) “after-” (在现代性之后) “trans-” (跨现代性) 4. 关于“后马克思主义 Post-Marxism” 需要指出的是,“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不同,它没有一个有明确的发展线索,也不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涵。实际上,所谓“后马”,关键恰恰在二者之间的那个连字符,它是在“后”的背景下的对“马克思主义”或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或解构消解、彻底否定。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理论形态” 。 (1)“后马克思主义”之“后” 首先,“后”是时间意义上的“在……之后”,在“后马”的意义上,就是1968之后(post-1968)。在某种意义上,“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是以1968年为起点的。 更重要的,“后”就理论层面而言的,也就是“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或者说“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导。 (2)“后马克思主义”之“马” 后马克思主义不仅仅针对的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更在于它对经典马克思主义 ,也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特别是对于马克思本人更多的不是理论上的继承,而是策略(理论策略、斗争策略)上的认同,认同于马克思所持的资本主义批判立场、或者说坚持人类解放的理论取向。 但是,“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简单地回到马克思,相反,它是自觉地离开(超越),也可以说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挑战。 (3)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挑战 关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关于“革命主体”问题 关于主体的“行为动机”的解释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先锋主义(Vanguardism )与知识分子问题 关于民主问题 学习参考书目 【法】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 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法】雷蒙-阿隆:《想象的马克思主义》, 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波】沙夫:《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袁晖、李绍明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第2版), 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英】拉克劳、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 尹树广、鉴传金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吕增奎、陈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黄晓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罗斯·阿比奈特:《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 王维先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结语:作为“治疗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中如何将理论与现实统一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