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优秀论文 内耳道区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的解剖及临床应用.doc

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优秀论文 内耳道区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的解剖及临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优秀论文 内耳道区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优秀论文 内耳道区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听神经瘤 内耳道 蛛网膜 前庭蜗神经 小脑前下动脉 解剖学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 听神经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30岁-50岁的中年人,年轻人极少见。本病属于良性肿瘤,即使多次复发也不会恶变,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面神经保留率,并最大限度保存听力,对外科医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当1894年Charles Balance第一次切除听神经瘤时,不得不用手插入脑干与肿瘤之间去摘除肿瘤,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听神经瘤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位于较高的水平,直到显微技术的引入,尤其是Yasargil教授提出脑池的概念,并认为听神经瘤起源于内耳道底部蛛网膜与硬膜间隙,在进行听神经瘤切除时,只要保持蛛网膜的完整性,就可以避免神经的损伤,保护神经功能。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保留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近30年来,伴随着肿瘤及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听神经瘤不管在诊断还是手术治疗上都有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对Yasargil教授的理论提出质疑,日本学者Ohata对内耳道内蛛网膜进行了术中观察,发现蛛网膜是一直延续至内耳道底部的,同时认为听神经瘤是蛛网膜内位的肿瘤。此后,两种学派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本研究主要是对内耳道及其内的神经、血管、蛛网膜结构进行解剖学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听神经瘤及其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本研究将以胎儿尸头及成人尸头为研究对象,因为正常发育情况下胎龄六个月的时候,内耳道内的面、前庭蜗神经及其蛛网膜等结构已经发育至成人水平,并且内耳道及其岩骨未完全骨化,便于组织的脱钙并进行组织切片的研究等。而成人尸头更适合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学观察。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胎儿尸头(胎龄28-39周)标本8例,成人尸头10例(已灌注),神经外科常规开颅手术器械和显微器械:简易手术头架、手术刀、骨膜剥离子、脑压板、镊子、组织钳、弯钳、自动牵开器、吸引器、咬骨钳、脑膜剪、codman气动磨钻、显微剥离子、显微镊、显微剪刀。德国莱卡M651实验显微镜(放大5-40倍)、OLYMPUS TH4-200显微镜及其照相采集系统、Sony W170数码相机、监视器、电视录像系统、圆规、游标卡尺(精确度0.1mm)。脱钙液、苏木红-伊红染液及其系列的各种试剂等。 2. 实验方法: 2.1 成人尸头的显微解剖及观察。 尸头置于头架上固定,面部背向术者,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骨窗上至横窦,外侧到乙状窦,磨除部分乳突,下方暴露至枕大孔,交叉十字剪开硬脑膜并悬吊,确保蛛网膜的连续及完整。自小脑枕骨面软膜下切除部分小脑半球组织,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池蛛网膜。切开蛛网膜,观察相关血管、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走行和桥小脑角池蛛网膜的分布情况。自硬膜外磨除内听道后壁至内听道底部,平行于内听道打开硬膜,在剪开硬膜时注意观察其与蛛网膜的关系,观察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脉如何穿行于蛛网膜下腔。并测量内耳门的前后径及上下径,内耳道的长度,横嵴的长度。 2.2 胎儿尸头内耳道区病理切片观察。 在平耳廓上缘,水平锯开颅盖,去除大脑组织及其相连的硬脑膜,用钢锯完整的取出整个岩骨,保证面、前庭蜗神经及内耳道和相关蛛网膜的完整。将标本块进行脱钙处理,然后交由病理科人员进行内耳道横断面和纵切面的组织切片和HE常规染色,进一步观察内耳道内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硬脑膜、蛛网膜分布情况。 3. 统计学处理。 相关测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的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实验结果: 1、内耳道相关结构的测量结果。 根据资料,国人内耳门的前后径为10.36mm,上下径为4.62 mm,内耳道长度为10 mm,横嵴6.84mm,分别对以上测量资料进行单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428,0.138,0.811,0.000,以α=0.05为检验水准,前3项的测量结果和国内所报道的测量数值无显著性差异,而横嵴的长度与资料报道的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和测量方法有关。 2、内耳道区硬膜及蛛网膜的分布情况。 解剖实验可以观察到硬脑膜贴附在岩骨表面从内耳道口延续进入内耳道内,小脑半球外侧面蛛网膜向桥小脑角延伸,并完整包绕面、前庭蜗神经及迷路动脉进入内听道内,一直分布至内听道底部。蛛网膜完整包绕内听道内的血管神经复合体,并在各神经和迷路动脉之间形成蛛网膜间隔,在前庭蜗神经穿出内耳道底部进入前庭及耳蜗处的过渡区,仍有蛛网膜存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在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存在纤维小梁,病理切片可观察到在硬膜和蛛网膜之间存在血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