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试剂在细菌性阴道炎病诊断中的应用.docVIP

BV试剂在细菌性阴道炎病诊断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V试剂在细菌性阴道炎病诊断中的应用

BV试剂在细菌性阴道炎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彭启松 单位: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 南京 [摘 要]目的:运用细菌性阴道(BV)快速检测试剂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活性,观察其在B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无菌棉试子采集符合标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BV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传统方法进行检测。结果:BV快速检测法和传统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V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活性是诊断BV的可靠方法,与传统方法比,快速、简便、易于推广。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炎;唾液酸酶;试剂   细菌性阴道炎病(BV),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阴道加德纳菌和某些厌氧菌起的细菌性阴道炎病。BV在一般人群中大约有15%~30%的感染率,而且常易复发,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明显的症状。患BV的孕妇直接的危险是胎盘、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对于妇女和胎儿的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BV检测的传统方法操作繁琐、对实验者要求有较高技能、主观因素多、标准化程度差,所以,我科采用珠海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BV快速检测试剂检测阴道分泌中的唾液酸酶活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BV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妇科就诊的怀疑阴道炎的患者180例,就诊时用无菌棉拭子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放入专用测试管中,同时将分泌物制成涂片一同送检。BV快速检测试剂盒(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光学显微镜(OLYMPUS)。   1.2 方法 将棉拭子收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插入测试管的液体中,可不取出棉拭子,加2滴显色剂于检测管中,轻摇混匀,置37 ℃温浴10 min,于10 min内观察显色结果。结果判定:检测管中液体由黄色变为蓝色,表示BV检测阳性;检测管中液体为黄色或黄绿色,表示BV检测阴性。采用传统方法诊断BV的依据: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升高(pH4.5);胺试验阳性;乳酸杆菌减少,<5个油镜,加德纳菌和厌氧菌增加,其中线索细胞是诊断BV最重要的依据[1]。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用配对四格表的chi;2检验。   2 结果   用两种方法共检测180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标本,结果用配对四格表的chi;2检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chi;2=2.29,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BV被认为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由阴道菌群紊乱所致疾病。据报道[2,3]:BV是导致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腹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其他妊娠不良和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妇科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尿路感染及肿瘤等疾病有关。传统的BV诊断方法受影响因素较多、客观性较差、操作繁琐且不易掌握。最新的研究表明[4]:BV妇女其阴道分泌物中含有能产生唾液酸酶的细菌,84%的BV患者阴道内唾液酸酶含量增加。根据BV患者阴道分泌物显示出异常的唾液酸酶活性,加入足量的酶促底物后可出现颜色反应,即用BV快速检测法可以诊断此病。本文的病例资料表明:用BV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BV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替代传统方法,由于BV快速检测法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BV。   参考文献:   [1] 王鸿利.实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孕妇与非孕期妇女阴道炎患病率的比较[J].广东医学,1999,20(12):956957.   [3] 常红军,姜增明.细菌性阴道炎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1,4(6):449450.   [4] 冯令达,邵敬於.老年妇科炎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2.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