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驿煤矿18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doc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驿煤矿18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驿煤矿18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全套CAD图纸,联系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 矿区交通位置 新驿矿井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兖州市境内,东南距兖州市19km,西北距汶上县城20km。 区内交通方便。兖(州)~新(乡)铁路从井田南侧穿过,西到荷泽与京九铁路相连,至新乡与京广铁路相接,东至兖州与京沪线和兖(州)石(臼所)铁路连通。兖州~汶上公路自井田东北穿过,井田内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及地理位置图(图1-1-2)。 图1-1-1 交通位置图 1.1.2 矿区地形、地貌 井田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43.35m~52.78m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1.2‰。区内村庄稠密,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和棉花。 1.1.3 矿区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海洋与大陆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月平均最高气温34.3℃,日最高气温41.6℃;月平均最低气温-9.5℃,日最低气温-19.4℃,年平均降雨量659.39mm,年最大降雨量1186mm,日最大降雨量177.1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春季雨量少;年平均蒸发量1765.60mm。春、夏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北及西北风,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力8级。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厚度0.31m。 本矿井工业场地地震烈度,按《山东省建委鲁建设发[1997]243号文山东省各县(市、区)地震烈度表》为7度。 1.1.4 矿区开发及工农业生产概况 本井田位于兖州市西北约19km,南部为兖州矿区,西南部有近年建成投产的葛亭煤矿(60万t/a),运河煤矿(150万t/a)、唐阳煤矿(60万t/a)。临沂矿务局建成投产的古城煤矿(90万t/a)位于兖州城区的东北。上述矿井在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井田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矿井所在的宁阳汶上煤田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井田内有32个村庄,村庄压煤对矿井开采有一定影响。 矿井建设所需主要建筑材料,除钢材、木材及部分水泥需外地采购外,其余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均可由当地供应。 1.1.5 电源条件 位于本井田北部的新驿镇附近有新驿35kv变电所,在井田南部颜店镇附近拟建颜店110kV变电所。 1.1.6 矿区水文情况 井田内地下水系可以作为矿井供水水源,可供矿井选择水源有第四系冲积层砂层水和奥灰水,供水水源可靠。 结合邻近生产矿井取水情况,井田内的第四系砂层含水丰富,水质较好,初步确定第四系上组砂砾层水作为该矿井的供水水源。 井田内地表水系为河流,主要是洸河,其次是杨家湾和黄狼沟。由于第四纪中组粘土类隔水层发育良好,因此,各基岩含水层与地表水、大气降水无直接水力联系。48.6m左右,历史上曾受过洪水内涝威胁,57年、60年、63年雨量较大,1964年该区遭受历史上最大的暴雨袭击,黄浪沟普遍漫益。经过实地调查,当时地面上水0.3~0.5m,此值与水利局计载的数据相符,据此推算最高水位49.1m。1964年洪水按1703年以来第三位洪水考虑,水利部门推算其重现期已接近百年一遇。设计将49.1m作为矿井井口及要害建筑防洪设计标高。 矿井井口及主要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为49.80m,其他建筑物及场地一般均在49.10m以上,以确保矿井安全。 1.2 井田地质特征 1.2.1 井田地质构造 井田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43.35m~52.78m之间,表土层厚187m,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1.2‰。 本井田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即半坡店向斜,以长沟支五断层为界,北半部3上煤层最大埋深750m,地层倾角10~15°左右;南半部3上煤层最大埋深为300m,地层倾角5°~10°,但勘探程度不高,前期不可开采。 本井田内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正断层,该区自南向北分别被长沟断层及其支断层、郓城支断层等几条北东向北倾断层切割成阶梯状断块。 1、褶曲 井田内次一级褶曲不发育,全区以半坡店向斜为主,向斜轴由南北转北东,延展长约10km。 2、断层 区内断裂构造在北部比较发育,共解释断层53条,孤立断点9个 3、岩浆岩 在本井田西部有一中性岩浆岩侵入体,侵入层位以顺3煤层侵入为主,因而对3煤层影响较大,使3上煤层被吞蚀或变成天然焦,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 1.2.2 井田水文地质 含水层 井田内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砾层,山西组3上煤层顶、底板砂岩,太原组三灰、十下灰及中奥陶统石灰岩,其中3上煤层顶、底板砂岩、太原组十下灰分别为开采上组煤与下组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奥灰为开采下组煤的底鼓充水含水层。 1、第四系砂砾层孔隙含水层 井田内第四系分为上、中、下三组,其中上、下两组为含水段,中组为相对隔水段。 (1)上组(Q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