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通信原理第6章 节 光纤通信系统.ppt
第六章 光纤通信系统;目录;6.3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6.3.1 模拟调制技术
6.3.2 基带直接强度调制(D-IM)
6.3.3 副载波复用强度调制(SCM-IM)
6.4 相干光纤通信系统
6.4.1 基本原理
6.4.2 调制与解调技术
6.4.3 相干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关键技术
6.4.4 实例
6.5 光纤孤子通信
6.5.1 基本原理
6.5.2 损耗管理孤子系统
6.5.3 色散管理孤子系统;6.6 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6.6.1 概述
6.6.2 WDM光传送系统结构
6.6.3 光滤波器
6.6.4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
6.6.6 光纤技术
6.6.7 色散补偿技术
6.6.8 调制码型
6.6.9 WDM光传送系统现状
6.6.10 WDM的发展;6.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6.1.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结构;PDH光端机结构框图;PDH光端机结构框图;PDH光端机结构框图;脉冲编码调制(PCM);实际PCM系统;时分复用(TDM)与基本信息速率;TDM的ITU-T标准---PCM32/30路系列;6.1.3 线路编码;NRZ码的频谱图:
不同速率、不同码长、不同内容的频谱成分不同
经??非线性处理具有时钟成分,连0很多时时钟成分很少;NRZ码非线性处理CP提取电路和频谱图;NRZ码的频谱图:
不同速率、不同码长、不同内容的频谱成分不同
经过非线性处理具有时钟成分,连0很多时时钟成分很少;3、编码或扰码原则
1、线路编码的码速比标准码速的增加值要小
2、具有不中断业务的误码检测能力
3、编码后的直流、低频分量少
4、减少连“0”、连“1”数量
5、误码增值数量小
6、电路简单、体积小、省电;2、编码方法 2.1---扰码;2.2---编码;3B4B码表存储编码器原理;图6.1.5 部分二进制码波形;表6.1.1 部分常用线路编码的性能比较;6.1.4 前向纠错(FEC);作用:
检测出误码
找出发生差错的字节
用专用的OR门IC纠正误码;6.1.5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1.第一代;光纤:1310nmSMF(G.652)
光纤衰减~0.4dB/km
材料色散~
光源:InGaAsP—FP-LD、DFB-LD
光谱半宽—2nm
检测器:InGaAs--PIN-PD;3、第三代;4、第四代 ;6.1.6 主要性能指标测试;1、误码特性;误码率与误码测试——眼图法、误码仪法、Q系数法;图6.1.12 中断业务BER检测方框图;图6.1.13 BER与判决电平的关系;表6.1.7 传输性能测试方法比较;2、抖动特性;抖动定义;;2、抖动特性;6.2 系统设计考虑;6.2.1 工作波长的选择;6.2.2 元件的选择---光源、检测器、光纤;例题6.2.1图;6.2.3 损耗限制系统的计算---功率预算法;光纤的熔接;例题6.2.1;图6.2.3 CCITT图解法; 任何一光通信系统都有特定的传输速率—标称码速B, B对应一个系统的标称上升时间ts ;
任何一光通信系统都系统可以在接收端测得输出信号的上升时间ts’ 与标称上升时间ts的关系
通过比较ts 与ts’ 的大小,即可判断色散限制的传输距离;图6.2.4 码速(bit/s)与带宽(Hz)、码元周期的关系;;6.2.5;2、光发送上升时间tT;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上升时间ts’≤标称传输速率决定的上升时间ts时,才可以正确传输数据!!;例题6.2.2 ;图6.1.10 最大中继距离与码速的关系;6.3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图6.3.2 模拟光纤系统;6.3.1 模拟调制技术;6.3.2 基带直接强度调制;LED模拟驱动电路;a(t),周期为?m;6.3.3副载波复用强度调制(SCM-IM);AM-IM;载噪比:副载波的信噪比---光接收机输出端;多路电视传输---CATV------(AM—VCB/SCM)
;表 6.3.2 42频道AM-VSB/SCM光纤系统;6.6 波分复用光纤系统系统;6.6.1 概述; 光时分复用(OTDM): ~Tbps;6.6.2 波分复用(WDM)光传送系统结构;ITU-T G.692的WDM标准波长;图6.2.1-1 中心波长在1.3 μm和1.55 μm的硅光纤低损耗传输窗口
(插图表示1.55 μm传输窗口的多信道复用);图6.2.1-2 (a)双纤单向WDM传输;图6.2.1-2 (b)单纤双向WDM传输;图6.2.2-1 实际WDM系统的基本结构;
1. 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
光纤具有巨大的带宽资源,WDM技术使一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比单波长传输增加几倍至几十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