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2标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

监理2标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怒江至龙陵段 竖井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施工监理二标项目部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怒江至龙陵段高黎贡山隧道 竖井 监理实施细则 编 制: 审 批: 日 期: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施工监理二标项目部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通风、运营通风等问题与洞身中部分别设置1号竖井、2号竖井。为形成巷通式通风、提高除渣效率、保障施工安全,1号、2号竖井均采用主副井设置方式。1号竖井主井位于隧道D1K205+080处线路中线右侧30m,井口标高1868.25m,井底标高1105.m,深度762.59m,其中马头门坑底距井口深度为743.59m,井底水窝深度19m,1号竖井副井位于隧道D1K205+053处线路中线左侧52m,井口标高1870.25m,井底标高1105.51m,深度764.74m,其中马头门坑底距井口深度为745.74m,井底水窝深度19m。2号竖井主井位于隧道D1K212+435处线路中线左侧60m,井口标高1900.25m,井底标高1260.03m深度640.22m其中马头门坑底距井口深度为621.22m井底水窝深度19m,2号竖井副井位于隧道D1K212+415处线路中线右侧30m,井口标高1900.25m,井底标高1259.89m,深度640.36m,其中马头门坑底距井口深度为621.36m,井底水窝深度19m。主井功能为除渣、除污风副井功能为进料、进新风、水人员进出并兼做安全出口。竖井主井内直径均为6m,副井内径均为5m。 (1)地理及地貌 怒江至龙陵段位于云南高原西部边缘,属怒山余脉及高黎贡山脉南延段,为构造剥蚀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貌,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山脉大体为南北走向,地表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山脉、河流相间。地面高程640~2340m,相对高差约1700m,地形起伏大。 (2)气象特征 怒江至龙陵段高黎贡山隧道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春,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且在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点。从北东至南西多年平均降雨量从1100~1200mm至2000~2300mm,年平均蒸发量从1600mm至1700mm,多年平均气温从15℃至19.5℃。最高气温从25℃至32.7℃,最低为-4.9℃。蒸发量、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则随之增大。降雨量还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80%集中在5~10月,这期间也是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及旱季。 (3)水文特征 2)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有不同的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潜水、断裂带水、岩溶水等。测区分布碳酸岩、碎屑岩、变质岩,含水构造多被断裂破坏,由于沟谷深切,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断层裂隙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尤其在向斜核部、断裂破碎带、影响带及构造交汇部位,由于裂隙连通性好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较丰富。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122000m3/d,隧道最大涌水量按183000 m3/d;上坡地段最大涌水量为151000 m3/d,下坡段最大涌水量为32000m3/d。经沿线附近取泉水、沟水、水库水、钻孔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有229组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腐蚀环境时,水中PH值、侵蚀性CO2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H1~H3。 (4)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Q)各类成因的松散层,至下古生界寒武系(∈)各类碎屑岩、化学沉积、变质岩岩均有分布。各时期岩浆活动强烈、第四系(Q)、第三系(N)、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等地层内均有喷出岩分布,多个时期侵入的岩基、岩株、岩脉等也有分布。沉积岩、早期火成岩因受后期侵入、喷发等的高温高压岩浆影响和动力变质作用等形成的变质岩分布普遍。 2)工程地质特征 本线是我国第一条穿越横断山脉,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国家Ⅰ级干线铁路,工程地质条件具有“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的特征。 3)不良地质 段内主要有九大“不良地质”问题:高地温热害、断层破碎带、活动断裂、岩爆及软岩大变形、放射性、有害气体、岩溶、滑坡等。 二、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交底会审纪要; 3、竖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执行标准: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