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再批判.docVIP

对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再批判.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再批判

对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的再批判   摘要:保险是否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自2003年提出后就争议不断。而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则早就有之,不过不同观点甚少直接交锋。本文借对卢文质疑的答疑机会,解释了为什么要对保险与商业保险分别下定义的形式逻辑原理,阐述了保险费是社会主体风险管理的财务成本之一。就整个社会而言,保险费是危险对社会财富纯消费的补偿,所以保险不是金融。而保险公司虽是社会主体,但它是私法人,不可能具有社会管理这一公法人的功能的观点。   关键词: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6-0050-02      卢爽同学发表在《海南金融》(2007年第9期)与笔者商榷的文章“现代保险的资金融通及社会管理功能”(以下简称“卢文”),是笔者见到的第一篇向拙文“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以下简称“起点”)提出质疑的文章。“起点”向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提出了质疑,“卢文”是对“起点”的反质疑,所以,本人首先在这里向卢爽同学表示敬意!学术讨论只有在质疑与反质疑的不断反复深化的过程中才能越辩越明,因为真理只有一个!鉴于对学术批判的敬畏,本文仅在这里对“卢文”质疑的主要论点作若干答疑。      一、关于概念的属种关系问题      概念的属种关系是属于形式逻辑学范畴的最基本原理。属(母类)概念与种(子类)概念之间有着共同的内涵,它们的区别在于种概念的内涵要比属概念大,因而种概念的外延就要比属概念小。比如:马是属概念,白马黑马母马公马都是马,而白马黑马是以颜色将马分为两个子类,母马公马是以性别将马分为两个子类。在这里,白黑公母都是对马这一属概念内涵的扩大,从而白马黑马公马母马也就都是马的种(子类)概念,亦即马与白马黑马母马公马之间是属种关系。   这就解释了在魏华林教授和笔者主编的《保险学》教科书中,为什么要对“保险”和“商业保险”分别下定义的形式逻辑学根据。“卢文”既然对属种概念的逻辑关系持有怀疑,又为什么同意我???“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分别定义?其怀疑的根据是什么呢?请注意:属概念(指保险与保险公司两个母类概念)及保险属种概念的区分是本人“起点”一文论证的逻辑基石。   顺便提及,根据形式逻辑的要求,被定义项的概念是不能出现在定义项的,否则,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即被定义项的概念照样不能被明确。但遗憾的是,许多保险学教科书在对“保险”下定义时却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它们实际上都是在对“商业保险”(相对于保险是种概念)下定义,而非对保险下定义。      二、关于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说      笔者对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说”是否定的,但认为它是金融型保险公司的功能之一。   保险是什么?简单说来,它是风险管理的财务处理手段之一。保险费不仅仅表现为社会主体为转嫁静态风险(危险)的个体成本,而且还表现为社会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活动中所必须付出的危险对社会物质财富纯消费的总成本(指汇集的总纯保费)。保险基金是因商业保险基于时间上分散危险所采取的预收保费制而形成的,从理论上讲最终都要实现其收支平衡,即保险基金最终都要实现赔付的(储蓄性保险中的储金不在此列)。   “卢文”所指保险“吸引投保人分流部分储蓄”,所指只能是“储蓄性保险”。就此,笔者在“起点”一文中不仅已经明确指出,而且还称之为“金融资产”。   在这里,要向“卢文”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即非储蓄性保险的保费是否是储蓄呢?显然不是。其实,储蓄寿险不是“保险”,即如“白马黑马不是马”这句哲学上的经典名言。   我们知道,在合作保险形态下,一般采用何时出险何时分担损失补偿的,那么,此时的“保费”(分担费)是否是储蓄呢?回答也只能是否定的。那么,此“保费”与彼保费的本质差异又在哪里呢?此外,得到保险补偿的被保险人实际上是千家万户帮一家的保险分配机制的受益人,这种补偿机制和这种受益方式能够用资金融通机制和资本收益方式加以解释的吗?   我们还知道,风险(危险)管理包括危险识别、危险衡量和危险处理(含技术处理和财务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付出成本代价的,那么,为什么在其他环节的成本支出都不被认为是融资行为,而唯独以保险这种财务处理手段的成本支出却被认为是融资行为?况且,以保险的性质言之,保险行为是损失的分担,但损失毕竟是损失,保费是损失分担的成本,而融资则是追求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可见,保险与金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不是这样吗?   附带说明,就保险公司的功能之一而言,笔者主张用“融通资金功能”的提法。因为“融通资金功能”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而“资金融通功能”则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