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组织租金分配.docVIP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组织租金分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组织租金分配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治理机制与组织租金的分配   摘 要:本文在通过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和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对比,总结出专用性人力资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治理机制,并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如何参与组织租金的创造及分配。研究表明,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的主动性、不可替代性、边际生产力高等特性,决定了只有双边治理才是恰当的治理模式;专用性人力资本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努力水平来促使非人力资本出让部分组织租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专用性人力资本;组织租金;治理机制;敲竹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2-0027-05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Distribution of Organization Rents   XIONG De-zhang, MENG Wei-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s of specific human capital through the comparsion it with non-human capital and general human capital, and studies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 develops a game model, we analyze how do the specific human capital take part in th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zation rents. It’s shown, since the initiative, irreplaceable and high-margin production character of specific human capital, bi-late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the suitable governance mode. Through adjust its effort level, specific human capital could enjoy part of the organization rents and achieve win win.   Key words:specific human capital;organization rents;governance mechanism;hold up      1 引言      专用性资本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还是新产权理论都将专用性资本作为各自学派构建企业理论的核心,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2]。阿尔钦甚至认为:老板和雇员的关系问题,甚至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的问题,都只有依靠资产专用性才能说明;否则就没有公认的道理来说明企业何以存在[2]。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非人力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专用性[3],因而更偏向于对专用性非人力资本的研究,而忽略了专用性人力资本。然而,企业剩余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非人力??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作为 “主动性资产”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对于组织租金的创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上[4~6],对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治理机制,也基本沿袭非人力资本的研究方法[7]。然而由于人力资本迥异于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治理显然应该有别于非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是否参与组织租金分配以及实现方式上,理论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风险承担的角度上,张维迎[8]、陆维杰[9]认为由于非人力资本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剩余应该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而方竹兰则认为由于非人力资本可以在风险来临时退出企业,人力资本才是真正的风险承担者,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拥有企业剩余[10]。从组织租金创造的角度上,Aoki认为所有的专用性资本所有者都应该参与组织租金的分配[11],杨瑞龙、周业安则认为所有劳动者都参与了组织租金的创造[12],因而劳动者也应该分享组织剩余。因此,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无论是治理机制还是收益分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治理机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