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升堂脱屦”到今天住宅形式新探.docVIP

从“升堂脱屦”到今天住宅形式新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升堂脱屦”到今天住宅形式新探

从“升堂脱屦”到今天住宅形式的新探   摘要:“升堂脱屦”是古代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礼仪制度,我们今天的住宅设计可以借鉴这种生活方式,对现有的住宅形式进行改造,以更好地做到洁污分开,保持室内的舒适卫生。   关键词:“升堂脱屦”;洁污分开;生活方式      1 “升堂脱屦”生活习惯的形成      “升堂脱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堂,指的是建筑的室内空间,在古代,建筑的内部空间一般为“一堂二室”,堂就是接待宾客的地方,室则是内室,是睡觉的地方。屦,指的是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也可以称作是履,履,指的是古代鞋类的总称,“升堂脱屦”的意思就是脱下鞋子进人厅堂。   “升堂脱屦”生活习惯的形成,我们可以归结为是随着干阑式建筑的出现而出现的。干阑式建筑最先出现于南方,其特点是底面架空,房屋建造在由若干个木桩构成的网架上,人类用以日常活动的室内地面就位于这个网架之上,人要进入室内,就必须要先上几个踏步才可。因为南方气候湿润,盛产木材,所以干阑式建筑主要就以木材建成,而室内地面主要也是用木板铺成,木板之上再铺上稻草编成的席,那时候还没有家具,没有床榻,室内的家具可以说是以稻草编成的草席为主,所有的生活起居都在席上进行,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席居是当时主要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筵席制度。   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筵席制度的是《书-顾命》这篇文章,文中记载了周成王死后,康王即位时举行典礼仪式中筵席的铺设方式,说明在西周的时候,筵席制度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是一个讲究礼仪制度的国家,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体现了国家的典章制度,如车旗,服装,城市建设方面等等。   有了筵席制度,就相应地产生了有关席居的生活方式,《礼记》中的《曲礼》一篇文章即叙述了当时的生活方式,“侍坐于长者,履不上于堂”,意思是说陪着长者坐在席上,应该不穿鞋子才是对长者的尊重,这说明古时人们在席上的活动都是脱了鞋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有了干澜式建筑,有了筵席制度,就自然会出现“升堂脱屦”的生活习惯。      2 “升堂脱屦”的历史沿革      2.1“升堂脱屦”是一种生活习惯   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席居生活史,从天子至庶民,没有区别,秦朝有“脱履上殿”的制度,说明殿上必用席。《左传?宣十四年》记载:“楚子(庄王)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这就是有名的“剑及屦及”的故事,说明英雄人物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之快,来不及穿屦,佩剑,乘车,就已经来到大街上,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包括诸侯王,生活习惯都是升堂脱屦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能说明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以席居为主的,东汉末年的华歆,与管宁同学,共坐一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所以后来朋友绝交也可以称之为“割席”,可见,席居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   席居是古代人们最普遍的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席也常常被拿来作为一种度量单位,在那时房间的面积大小就已经用席来度量了,“度室以筵”,意思就是用筵席来度量房间面积的大小,筵也是席,是满铺在殿堂上的席,席是加在筵上专供坐卧处铺设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把“筵”和“席”看作是一种事物的两个名称,“筵席”二字常常连用,在古代指房间里铺的席,是一种坐具,现在的“筵席”则演变成了酒馔的代名词。席的名称很多,还可以称为“敷衽”,《离骚》中有:“跪敷衽以陈辞兮”,这里“敷衽”就是铺在筵上的“加席”。      2.2“升堂脱屦”是一种礼仪制度   我们在文章开始已经说明了“升堂脱屦”代表着一种礼仪制度,表现对主人的一种尊重,在这里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加以论述。汉朝时“升堂脱屦”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在一些隆重的场所,如大殿,太庙,辟雍等,都设有“解剑席”,表示朝臣到此必须解剑,也暗示着必须脱履,剑和履都是不能随便上殿的;汉朝的刘邦宠幸萧何,特赐他“剑履上殿”,只允许萧何上殿时不必解剑,也不必脱履。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升堂脱屦”是古代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没有特许是不能违反的。      2.3“升堂脱屦”制度的演变   席居制度在两汉时期达到顶峰,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流行这种生活方式。隋唐以后,除了祖庙和宫殿还有若干席居的遗迹外,民间已经不多用筵席了。历史发展到今天,筵席制度作为一种等级制度已经消失了,与之相应的“升堂脱屦”生活方式也渐渐被淘汰。随着室内出现垂足而坐的家具,原来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南北朝和隋唐之间逐渐消失。   但在与中国邻近的一些中南亚国家却把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习俗保存了下来,在日本的现代住宅中,通常也要保持一间“和室”,满布叠敷,叠敷指的就是榻榻米,也就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