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计划和市场-20世纪中美苏经济改革.pptVIP

【定稿】计划和市场-20世纪中美苏经济改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滁州、铜陵 中考历史复习研讨会 铜陵市义安区永丰中学 汤仁斌名师工作室 李鹏程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 苏联人排队购买食品 1929年 美国 苏联 一、繁荣下的危机 二、危机下的调整 三、调整后的新生 计划与市场-20世纪中美苏经济改革 一、繁荣下的危机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任期(1923—1929年) 美国人的“繁荣年代” 市场经济的繁荣 繁荣年代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 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斯大林:苏联最高领导人 执政时间(1924-1953年) 计划经济的繁荣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建设成就(1953-1957) 计划经济的繁荣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市场经济的危机 计划经济的危机 重工业 轻工业 政社合一 计划经济的危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政企不分 1980年代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 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的危机 二、危机下的调整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胡佛 美国第31任总统(1929-1933) 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 危机下的调整 胡佛毯 胡佛总统“自由放任” 加剧了经济危机 危机下的调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新应用”又是指什么?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计划手段 危机下的调整 1.赫鲁晓夫改革 (1956-1964)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5-1982)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结果:苏联解体(1991) 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原因: 危机下的调整 苏联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改革 对内 改革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改 革 开 放 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 危机下的调整 三、调整后的新生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 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他们是谁? 现代资本主义 现代社会主义 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获得成功 2016年的GDP是74.4127万亿元, 1978年是0.3645万亿元, 38年间增长了204倍。 2016年人均GDP达到8129美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GDP和人均GDP数据 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获得巨大成功呢?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新”:市场手段 外因: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之处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