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衡平法律思考
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衡平法律思考
中图分类号:D92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由于信用证本身特有的独立原则,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与基础合同,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欺诈例外原则滥用的问题也产生了。欺诈例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用证的固有机制,损害了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人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例外原则应予以法定化、明确化,以制约欺诈例外的滥用,从而发挥其最佳效用。
关键词:信用证 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欺诈例外 信用证独立原则
信用证欺诈的理论框架
(一)信用证机制的固有缺陷
信用证机制固有缺陷其实也是信用证交易的核心原则――独立性原则和严格相符原则。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本文的语境是信用证欺诈问题,因此我们在尊重信用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这里着重探讨该两项原则的缺陷。
独立性原则的缺陷。所谓信用证独立原则是指尽管信用证是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由买方向银行申请开立的,以买卖合同为基础的,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后就成为一种独立于买卖合同的新约定。独立性原则最大的缺陷在于人为地将信用证和合同分开,使信用证法律关系脱离基础合同的履行,在面对信用证欺诈的时候显的无能为力。独立原则要求只要“单单相符”、“单证相符”银行就应当对信用证进行偿付。此规定虽保证了信用证的正常流转,但却由于仅仅的表面审核无法发现实质性的欺诈,从而使满足“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欺诈行为下的银行付款责任的绝对化,并因此变相鼓励了欺诈行为,违背了法律的基本理念。鉴于此,银行审单时不得不频繁面对这样的问题:当基础合同项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争议时,银行是否应该,或者必须支付一个套取信用证下款项的单据。所以,从防止欺诈的角度看,信用证并非国际贸易支付手段的首选。
严格相符原则的缺陷。英国Summer法官在1926年Equitable Trust Co.of New York v.Dawson Partners Ltd.一案中有句名言:“就单据而言,不存在几乎一样或作用差不多的余地”(There is no room for documents which are almost the same ,or which do just as well)。这一名言是对“严格相符原则”的高度而精确的概括,即卖方向银行提交的各种单据从表面上必须完全符合信用证的要求,银行才予以付款,否则即使是极微小的出入,银行也有权拒收单据。严格相符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是独立原则文义性特征的延伸与拓展。
严格相符标准的缺陷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成文法未对严格一致的含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解释,而是将该问题交给信用证实务和判例法解决。而在实践中,不同的法院对该标准的含义理解不同,具体掌握的尺度也不一致,因而在法院、银行及律师间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不确定。其次,银行面临的利益冲突和天然的倾向性,使得严格相符标准处于两难境地。例如议付行或保兑行往往位于卖方国内,一般倾向于卖方,其掌握严格相符的尺度难免较松;而开证行往往是位于买方国内与买方业务联系紧密的银行,心理上更偏向买方,在适用严格相符标准时容易趋严。如此一来,银行或司法机关对严格相符标准要么失之于严,演变成绝对的严格相符标准,要么失之于宽,滑向不确定的实质相符标准(徐学银、朱鹏飞,2007)。
(二)信用证欺诈的含义
“欺诈”一词指有意曲解真相以便诱使其他人依赖该曲解从而从他人处获得本不属于他自己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某种法律上的权利。通过语言或行为,通过说谎或错误引导,或隐瞒应该披露的事实,虚假地陈述事实,使别人据此行动从而造成法律上的损失。有时,欺诈和恶意是同义词。
由于各国信用证立法参差不齐,对信用证欺诈尚无统一认识;国际商会在UCP600中也未对信用证欺诈作出规定。但国际商会第511号出版物在解释第15条的修改原因时认为:工作组一致同意统一惯例不能试图解决一切与跟单信用证业务有关的问题,并主张如果一桩信用证项下的货物或提交的单据有关的诈骗案依据被揭露或得到证实,统一惯例就不应该试图规定银行的态度(毛毅坚,2007)。可以看出,国际商会对发生信用证欺诈时依然适用信用证机制持否定态度。UCC5和《决定》及《通知》对信用证欺诈也做了相关规定。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欺诈的形式多种多样,按欺诈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假冒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伪造信用证单据等形式。按照实施欺诈行为的主体,可以分为狭义的欺诈,即卖方故意提供全部或部分假单证骗取货款,还包括广义的欺诈,即买方及买方与买方联合对银行的欺诈(徐冬根,2005)。
(三)信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