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农村经济呈现出显著劳务经济特征
四川省农村经济呈现出显著劳务经济特征
当前,四川省农村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劳务经济特征。根据目前农业生产力状况和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农村有一半强一点的劳动力属于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得到转移。四川省是劳务大省,我们认为,四川省农村劳务经济特征在全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四川省劳务经济和农民收入消费基本状况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1.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
(1)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目前,四川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8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52.6%。2006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74.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9.3%,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93.7%。未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还有125.9万人,仅占剩余劳动力的6.3%。
(2)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四川省农民工在建筑业务工的占32.3%,餐饮服务业占25.46%,生产制造业占9.91%,种养殖业占21.2%,家政行业占3.78%,电子冶金行业占6.5%,其他行业占0.85%。
(3)农民工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省内转移主要集中在成都约100万人。此外,在境外的农民工人数达6.76万人。
2.专业技能培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
(1)政府培训唱主角。主要有劳动部门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失地农民培训,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培训,其他有农办和工商部门办的阳光培训、企业经理人培训等。2006年全省共投入农民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4.3亿元。一般一个农民工技能培训费1000元左右。
(2)社会力量培训发展良好。据调查,合川有一所农民工自己办的培训学校,培训几万人。实行军事化管理,只有星期天才能出来。培训专业有烹饪、机床等,完全与市场挂钩。民办职业学校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政府对民办农民工培训学校有土地优惠政策。
3.自发外出务工发生转变
(1)外地单位主动向本地培训机构联系招聘技术型农民工。
目前,外地用人单位主动向本???培训机构联系招聘农民工,经过本地培训机构培训过的农民劳动力供不应求。
(2)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带出去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
(二)农民收入情况
1.劳务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主要支撑点
2006年全省实现劳务总收入913.5亿元,1874.1万农民工平均每人实现劳务收入4874元。农民家庭人均劳务收入138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93%。2006年当年汇回国内的纯劳务收入近30亿元人民币。
2.2006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呈现负增长
2006年受旱灾和畜牧业价格一度大幅下跌的影响,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纯收入1381.93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99元的45.87%。同时,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纯收入比上年减少67.18元,减4.6%,影响农民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呈现负增长。
3.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稳步增长
2006年全省人均家庭经营的第二、三产业纯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二产业纯收入人均51.7元,比上年增长14.3%;第三产业纯收入人均201.8元,比上年增长7.7%。
4.农民非经营性收入较快增长
2006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非经营性纯收入(包括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部分)达到191.3元,增长15.1%。老百姓对免除农业税和其他各项惠农政策比较满意。据估算,2006年四川相继出台的种粮补贴、农机补贴、“两免一补” 等政策可使农民人均增收的9.98元。
(三)农民消费情况
1.支出结构和生活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支出4065元,比上年增加67元。其中,家庭经营人均支出1593元,比上年增加20元,税费、集资支出增加8元。家庭生活消费其中居住支出增加133元,家庭设备支出下降20元,交通通讯支出增加23元,文化教育和娱乐支出下降114元。
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6年,四川省农村零售额1770.3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51.74%。2000年至2006年,农村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了1.46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0.46%。
3.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增加
2006年,全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共投入财政资金35.28亿元,今年春季全省免收学杂费991万人,免费提供教科书297万人,补助住校学生生活费77万人,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学生总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务服务业产业特性与驱动机制分析.doc
- 商务沟通中信息传递.doc
- 商务沟通中委婉表达.doc
- 商务策划在服装专业理论中应用探讨.doc
- 商务翻译中语义解码认知研究.doc
- 商务英语中委婉表达与翻译.doc
- 商务英语中委婉表达分析.doc
- 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研究.doc
- 商务英语中语用失误.doc
- 商务英语写作困境与出路.doc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家长会道德与法治课件.pptx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第06讲 补写句子(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docx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农村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对小学生出行成本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程考试课件app.pptx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3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