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台实时监测学生课堂表现.docx

利用平台实时监测学生课堂表现.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平台实时监测学生课堂表现

利用平台实时监测学生课堂表现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韩海燕研究背景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为小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按预设施教,虽展示了教师自我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主体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研究依据1.“双基”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从广义知识的角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符号、事实性知识和语义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知识教学对信息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2.符号、事实性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促进“多重信息刺激编码”的教学环境,或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 3.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现先行组织者等,有效促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等精加工能力的发展。 4.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能提供大量生动直观的认识活动情境,可控制地突出策略知识中的关键特征,为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概括出策略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研究目标信息化技术取代传统的纸张记录,通过平台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更环保高效,易于长久保存,实现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研究,实现即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分析班上每个孩子课堂上的优缺点,分析不同班级的课堂特点,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成效。研究内容1. 关于课堂表现的理论调查研究;2. 利用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实验和研究;3.充分实现学习者与教材、计算机、网络资源、教师、学习者等之间的交互更丰富、更自由、更及时、更快速、更适用、更有效;4.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结合理论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原则1.适度原则——适度: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2.实效原则——实效: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3.效益性原则——我们设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研究步骤研究步骤:准备阶段(2011.10——2012.3)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实施阶段(2012.4——2013.12)4月~5月:制定方案,进行前期调查和分析,安装设备和软件6月~7月:确定实验班级,拟个人研究计划8月~10月:参加软件培训,测试软件是否科学适用,初步感受软件的优劣,针对问题,调整方案9月~12月:向学校提出本人困难,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体,进行阶段性小结和反思2013年1月~6月:参加各种课例学习和软件培训 7月~12月:整理和收集资料,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三)结题阶段(2014.1——2014.9)1月~5月:参加校内各种成果交流和评估6月~9月:装订资料,参加迎检结题会。研究过程现将主要的研究过程总结梳理如下:1. 根据学校总课题,确立个人研究的主题和方式2.学习软件安装和使用,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3. 提升平台运用实效。4.利用平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监测记录5. 针对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研究成果1. 形成数字管理;2. 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达到师生自主学习、改善学习成效的目的;3.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4. 研究并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及评价体系。问题思考1. 学生整体的信息化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2. 信息化管理平台仍然存在不少漏洞,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3. 对于个人的研究流程还有待优化。4. 以“智慧课堂”为载体的特色网络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