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汕头市大陆海岸主要地质灾害.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汕头市大陆海岸主要地质灾害

汕头市大陆海岸的主要地质灾害 在汕头市海岸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震、河口堆积、海岸侵蚀、风沙和风暴潮等几类主要的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已危害当地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活。该区存在着孕育6~7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至今尚处于当地地震第二活动周期内,防震抗震的措施是必要的。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与风暴潮加剧,该区已出现了海岸侵蚀。过度垦殖造成风沙活动掩埋一些耕地与建筑物。非法的、无序的采沙造成某些海滩侵蚀严重。处于韩江河口高速堆积环境的汕头港口航道,淤积严重。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海岸带的整治与管理。 汕头市大陆海岸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平原的南缘潮南区陇田镇华林村南至澄海区盐鸿镇坛头村东南,即23°05′38″–23°35′38″ N,116°25′08″– 117°05′00″ E,居韩江三角洲(其实是韩江、榕江、练江三江三角洲联合体)的外缘。 汕头市大陆海岸线长约227.5 km。汕头市及其边缘城镇密集,是广东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比较发达。2004 年统计,汕头市区面积1 956.4 km2 ,人口487.52万 人,社会生产总值603.8亿元。然而地质灾害较多。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学者分别研究了该地的 地震灾害、河口港湾淤积、风暴潮灾害和风沙灾害。 本文是在国家“908”项目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中,沿岸实地踏勘、测量的基础上,并综合了有关历史资料,与上世纪80年代全国海岸带滩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除了补充新的资料进一步说明本段海岸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外,还新发现本区海岸侵蚀灾害,且已相当严重。这些地质灾害已构成了对当地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的影响,今提请有关方面正视,加以防范。 1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准地台的一部分,古生代地层缺失,只有中生代碎屑沉积岩。中生代燕山运动时地台活化,发生断裂和岩浆活动,有早期的火山岩和晚期的花岗岩,还有极少量的喜马拉雅山期玄武岩。NE向(含NEE向)和NW向两组断裂交切成断块盆地与断隆体相间,断块盆地诸河发育三角洲,断隆区成为沿海丘陵基岩海岸和基岩岛屿(图1)。 韩江三角洲第四系松散地层较厚,软土发育,厚度达168.4 m。实测三角洲地壳形变负异常,???降中心韩江的潮安县龙湖镇沉降速率为﹣2.192 mm/a(1954–1980年),榕江的揭阳市榕城区渔湖镇、枫口一带为﹣1.875 ~3.875 mm/a。20世纪50–80年代韩江口水准测量地形变为﹣0.5~﹣1.0 mm/a。 汕头市澄海区与南澳岛之间的海域,自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3个沉积旋回的冲积与海积交替的松散地层,花岗岩基底埋深52~87 m。水深5 m以浅的三角洲前缘,垂直三角洲滨线方向上的浅海,其滩、槽地形明显,沉积物以粗、中、细砂为主,局部地段分布有泥质细粉砂,分选良至优。水深5~20 m的三角洲前坡,地形较为平坦,无明显的滩槽地形,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 2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2.1 地震地质灾害 本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汕头西部和南澳岛,是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本区新生代以来由于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推压,处于板块边缘的琉球-台湾-吕宋岛弧成为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和构造上升运动强烈带,而处于板块内潮汕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也比较强烈。著名的NE向福建泉州-汕头地震带(图2),平行于汕头海岸带穿越南澳岛,故南澳岛又是本区地震最敏感的区域。如2007年1月19日20:45时,笔者做完“908”项目水体调查回到南澳岛宾馆休息时,感觉床铺摇晃,发现水杯里??水平面在动荡(动荡角度约10°左右),水杯还在桌面上移动了。当晚22时电视新闻后报震源是在台湾东南沿海发生的6.5级地震影响所致。据不完全统计,1067–1973年发生有感地震277次以上,其中≥5级的地震有12次,有5年发生6级以上强震:1067年汕头6.75级,1600年南澳7级,1918年不同日南澳7.3级、7级和6级,1919年南澳6级,1921年南澳6.25级,区内及周边的南澳、饶平、澄海、汕头、潮阳和揭阳等城镇均受到严重的破坏,房屋倒塌,死伤无数,平原沙土液化而发生沙冒水毁坏农田。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属于高烈度区。在Ⅱ类场地(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50年超越概率0.1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0.20 g。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 g,主要分布在汕头西部。 学界已公认华南沿海和华南北部的历史地震活动分为两大周期,每周期持续约300 a。每一周期按能量的积累-释放过程又分为前释放期(相对平静,能量积累)→释放期→大释放期→释放后期(释放剩余能量)。 根据汕头市地震局提供的历史地震目录资料,编制的地震(M≥4.7,T:1400–2000年)时间序列图(图3),总结1400–2000年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